第160章 第一百五十六章(3 / 3)

皇後的心仿佛又被割了一刀,雖然昨夜皇帝語氣平靜和緩,極力淡化往事,但親手毀掉昔日憧憬的經曆終究在他心裏留下了一道難以磨滅的陰影。她咬了咬下唇,歎道:“琴就放在這屋裏,不必再動了。”

皇後離開竹屋,沒有回寢殿,而是一路出了大門,往宮外進出後宮的一處城門而去。

今日正巧,守門的是那日跑圈奪了第一名的裴雲。皇後一開口,他二話不說就將來往登記的簿冊取了出來,雙手奉上。

皇後翻看了一番,尤其對昨日的人員來往格外關注,狀似不經意地問:“前幾日求見慈寧殿的王公官員倒是不少。怎麼昨日一個都沒有了?”

裴雲如實道:“此事有個緣故。昨日上午,有公公來宮門前傳了長信殿懿旨。說慈寧殿身體不適要靜養,此後無論是貴族公卿或是皇族親眷求見,一概都不必通傳。那位公公還特地叮囑此事不得聲張,免得朝野上下擔憂太後鳳體。”

皇後點了點頭,又往前翻了一頁,一路細細看過,這數日間長信殿倒是一直安穩靜養,不曾與人往來。但這道門多是官員貴人門進出所用,各宮有人要出宮辦事並不走這一扇,所以並無相關訊息。

她合上簿冊,想了想,道:“慈寧殿身體尚佳,隻是心情不開懷才會覺得不適。正該多些人陪她聊天開解。長信殿雖是好心,但方法並不對症。為著太後的身心著想,這禁令我解了,你們不準再阻攔別人求見慈寧殿,隻需細細記下便可。長信殿若不滿,有我擔著。”

皇後此行原本並沒有抱很大希望,但是在另一扇專供後宮內侍宮人進出的門前,她發現了奇怪的端倪。

“這個高夫人是什麼人?”她心裏微寒,麵上卻並無波動,指著簿冊上一行與別人不同的記錄,似乎是對這個異常的稱呼不滿,“宮人中何時竟出了個夫人?”

那守門的小隊長是個有些年紀的人,對宮中軼事了如指掌,忙解釋道:“這位夫人早年是長信殿裏侍奉的貼身女官,深得太皇太後寵愛,後來蒙太皇太後恩典,嫁給了工部一位員外郎,她雖已是官眷,但為表對太皇太後的感恩和忠心,每次進宮都是走的我們這扇門。”

這位高夫人是昨天所有記錄裏的第一條,看時間,這人應是天不亮就等在宮外,隻待開鎖便立刻進了宮。如此急切,實在不尋常。但她所屬的宮殿卻不是慈寧,而是長信殿。

皇後定定神,懷疑是自己多心了,繼續往下找了許久終於發現了這位高夫人的出宮記錄,是在午時初,也就是她進宮兩個時辰之後,同時登記出宮的不止有她,還有三個長信殿的有品內侍,什麼了不得的事需要在長信殿逗留兩個時辰?且既然已經到將近午膳的時辰,為何太皇太後不幹脆留人用了膳再回去,而是任由她趕在午膳之前離開。來去匆匆,倒像是有什麼天大的事著急著來,著急著去,經不起半點耽擱。而那三個內侍至今都沒有回宮。

長信殿已經修身養性,數月都幾乎不曾有人出宮,昨日突然有了。而當夜太子妃就遇襲。這太巧了,巧得可怕。

雖然朝日東升,四周漸暖,但皇後卻如身臨數九寒天,背心冷得一陣陣發麻。她終於明白為何皇帝在聽到消息後會有那樣驚怒交加的表情。她捏緊簿冊,幾乎是從牙縫裏擠出話來:“這冊子我先看看,稍後給你送回來。”說罷,便一扭頭回了紫宸。

剛跨進殿門,正好有個臉熟的小內侍在奏道:“……那高夫人辰初三刻進的長信殿,巳正三刻出的殿門。之後除禦膳房按例送膳食外,便再無旁人進出長信。直到下午酉初二刻方有內侍出門直奔紫宸殿來。”

皇帝半垂著眸子,仿佛是尊威嚴的神像,神情高深莫測,不辨喜怒。察覺到門前多了個人,他目光徐徐掃來,一眼便看到了她手裏的簿冊,歎了口氣:“原來你去查這個了。到現在都沒用早膳,不餓嗎?”

小內侍識趣地退了出去。

皇後邁步走近,語氣發澀:“真是長信殿?”其實一開始就用不著多猜,今時今日還有膽子火燒皇家寺廟,謀害皇家兒媳,不將皇室權威放在眼裏的,就隻能是皇家自己人。

隻不過讓她萬萬沒想到的是,那人竟會是太皇太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