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最後(1 / 2)

顧錦珠也並不推辭,她知道宮內有曆代後妃不得幹政的規矩,可她更心疼蕭璟,他是她的夫君,能幫他她不會推辭,至於那所謂的名聲,她一點都不在意。

新帝登基後,政令清明,輕徭薄稅,經過一年多的休養生息,大夏朝各地才緩過來,現出了一點欣欣向榮的景色。

朝陽已經一歲多了,剛剛走穩當路,時常邁著小短腿在各宮殿溜達,宮牆內到處都能聽到她銀鈴般的笑聲,給這偌大的宮院中增添了不少生氣。

處理政務顧錦珠十分習慣了,她身後雖然沒有顯赫的娘家,卻因為在戰亂時收容老弱病殘,招募女軍,在民間十分有威望,不少地方都建了她的生祠,是當之無愧的國母,因此就算是想勸皇上多納些美人,大臣們都不好開口。

可是偌大的宮殿總是空著也不像話,尤其皇上膝下隻有一名公主,就在群臣上書,準備懇求皇上以皇嗣為重充實後宮時,宮內又傳出一個好消息,皇後娘娘懷孕了。

這下不光是蕭璟大喜,連群臣也啞了火,沒人敢在這個時候上書觸皇後娘娘黴頭。

這次懷孕顧錦珠十分辛苦,剛兩個月時就孕吐的厲害,每日隻吃一點東西胃裏就翻江倒海,她連膽汁都差點吐出去,不到一個月人就瘦了一大圈。

蕭璟十分焦急,每日命禦膳房變著花樣給她做飯食,更命太醫隨時候在宮殿外,直到三個多月,她脈像已穩定,才有太醫進言,說皇後娘娘懷的是雙胎。

聽到顧錦珠一次懷了兩個,蕭璟激動欣喜到極點,憐惜她懷孕辛苦,百忙的政務中都要抽出時間來陪她,夫妻倆仍然一直睡在一起,有時顧錦珠半夜腿腳抽筋,都是蕭璟起身替她細細揉按。

每次看著在朦朧燈下,男子僅披著一件薄衣替她輕輕揉按小腿的樣子,顧錦珠都忍不住心頭發熱。

有夫如此,夫複何求!

雖然因為他身份變換她曾有過一陣不安,可他待她從始至終都沒有變過。

知道皇後娘娘懷了雙胎,普天同慶,然而好景不長,很快就有一個消息傳來。

大夏國境剛穩,邊境就爆發了大規模戰亂,西邊彌月大國接連吞並了兵力正弱的北狄西夷諸國,更一路北上,妄圖收複整個北地,途經盧陵國。

盧陵國主親自給蕭璟寫了求救信,讓他帶兵支援。

朝中群臣自然反對,大夏剛經曆一係列災難,現在國力正弱,正應該休養生息,不應該出戰。

朝堂上吵的熱火朝天,然而蕭璟很快就決定下來,不光要支援盧陵,而且要禦駕親征!

這旨意一出,整個朝堂大嘩,群臣進行了激烈的反對,更有老臣帶頭,在朝和殿前長跪不起,想要打消新帝的念頭。

可蕭璟自然有自己的考量,先不說他和盧陵國主曾有誓約,在盧陵有難時會出手相助會助他一統北韁,更重要的是,彌月野心甚大,一旦連盧陵國都拿下,恐怕會長驅直入大夏!

大夏剛剛穩定,再也經不起新一波的戰亂了。

蕭璟的心底十分清楚,因此無論群臣好說歹說,他意已決,他鎮守邊境多年,沒有人比他更清楚北韁地勢,隻有他帶兵,才能快速平息這場戰亂,可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已懷孕六個月的顧錦珠。

雖是剛剛六個多月,但顧錦珠的肚子已大的嚇人,平時走動都不方便,聽到他要帶軍出征,她心底苦澀的厲害。

可蕭璟說的對,一旦盧陵國亡,大夏也逃不了,她都不能去阻止。

軍情如火,蕭璟在十日內就調齊了五十萬大軍,親率北下,京師留武安候親自帶二十萬兵力鎮守。

顧錦珠已正式認武安候和夫人柳煙為義父義母,更兼武安候為人剛正忠直,唯有他才能得蕭璟全心信任。

熙和元年八月十九,帝親率五十萬大軍趕赴北韁。

顧錦珠在城牆之上,目送大軍遠去,旁邊是朝陽咿咿呀呀的童稚言語,風吹起她的袍角,有眼淚順著臉頰慢慢流下。

生朝陽時,他沒有陪在她身邊,而現在安穩的日子還沒過幾日,兩人又要分別。

此一去,戰事激烈,誰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