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個月,翻雲過得很是愜意。光那冬季裏外的衣服,就有七套。這孫媳婦倒是不事事親為,衣服都是到店裏的,或托村裏巧媳婦縫製。
但人家做起事情來,那叫一個行雲流水。比如讓大娃子去鎮上買個糧食,就要捎帶去看一眼官府的通告榜回來說給他聽,好讓他這個總想過把說書癮的老家夥能夠有新的材料。然後轉彎兒去趟二娃供鬆花蛋的酒樓,看看掌櫃的那邊存貨多少,順便把某個時刻酒樓門前經過的人數數一數,說是要掌握下人流量。最後還不算,這一趟要大娃子帶上五娃子去,五娃子說要經商來著,每次一到城裏,就給五娃子找個茶鋪買個茶水坐一天,五娃子就聽人家來來往往的人講話,看掌櫃的應對,再算算這家的進項——這都要用手記,回去孫媳婦要考的。
不過翻雲老祖最為享受的,要數每天孫媳婦教二娃做飯。她就抱著囡囡站門邊,嘴裏說著一串自己這老頭子聽都沒聽過的詞兒。比如,生粉三克,菜籽油二百克……煸炒至色澤金黃……中火加蓋燜燒……他印象裏,京城裏最大酒樓的菜,都是一個大鍋各種食材放進去或燉或蒸的,哪有這麼多的講究。
有一天孫媳婦在異域坊那邊得了什麼辣椒、麻椒、鮮粉,當天晚上他們就吃了一頓味道很刺激但好吃得能把舌頭吞掉的爆炒辣豬肝!
彭羽毛現在自己在東邊廂房單獨造了一排小鍋台灶,孫媳婦還給他單獨做了一個叫做“地蒸鍋”的東西,說是發酵、燜菜特別方便。彭羽毛最寶貝的還是他小廚房架子上的瓶瓶罐罐,說是各種調製的醬啊,粉啊,鹹菜啊什麼的。光是那種辣辣的,他就有十二種不同口味的罐子。
有一次他老頭子嘴饞,吃了一種標號十二瓶子裏的醬料,差點沒把他整個舌頭辣掉!過後被孫媳婦不客氣的諷刺一句:“哎呦我的老爺子,您真有勇氣,那可是辣中極品的魔鬼辣!”那以後他再也不敢偷吃彭羽毛廚房的東西了。他肚子拉了一整天,拉稀都辣得颼颼的。孫媳婦還算有良心,從此之後吩咐彭羽毛把罐子上的標簽添了微微辣到魔鬼辣的說明。
那三娃子羅遲的課業,老祖也天天盯著,他還真不相信這小丫頭竟什麼都會?頭一天,小丫頭默寫了一整本書出來,也不解釋,就讓羅遲那娃子去讀,然後就問他這書大概講了哪些方麵的內容。過後第二天開始,每天都講其中一部分獨立的內容,第二天就開始講戰役案例。都是一些戰役始末,雖然老頭子不動軍事,但他卻能聽出來這些應該都確有其事,不是憑空編造的。
關於裴安,她倒是有些發愁,她是把前世古代的典籍都默過了,可是這一世可能有所不同。而且即使典籍相同,還涉及到不同的版本以及各家的注釋本。不用說那些基礎通行的典籍,就賣得很貴了,某些有名的注釋本,還千金難買!她們現在的條件,不太為錢財擔憂但也不能這麼花錢。
另外,名士之名,是需要一些作品或者故事來襯托的,這些也需要設計一番,或者至少等有機會的時候,裴安必須已經具備揚名的素質。
長得還要好看!裴鳳眠仔細盯著裴安端詳了一番,覺得底子還不錯,長大可能是個美少年,這路倒是可以走得通。不過,最最要緊的還有一點——他們需要一個世族的身份!
這個時代的讀書人,有兩種路徑可以出仕,一是科舉,二是“舉薦”。這個“舉薦”是有名額的,七成是分配給世家,三成是分配給寒門,由帝國各個郡縣的監察風評官聯合州府一起推薦。事實上,這三成檢查推舉的官員,都是小官,而且要選上奇難無比。僧多肉少,少不得要運作一番,這一層層下來,隻以錢財開路,財神都要脫三層皮,更別說普通的百姓。這寒門真正能被舉薦的,鳳毛麟角。
而這年代的風氣,你要成為名士,必須要懂科考那一套,要具備一定的功底,但卻又萬萬不能真的擼袖子下場去考。名士,必須是由其他名士舉薦上來的。
所以裴鳳眠並不打算讓裴安走科舉這一條路。要麼她看下裴家武支是什麼路數,因為世家也會舉薦客卿,倒不一定是自己族人。要麼想辦法運作一個“隱士家族”。不管走哪一條路,都需要名望,用前世的話來說,都需要刷出點存在感。
裴安看著裴阿娘抓頭歎氣的坐了一個時辰了,心裏有點忐忑,裴阿娘想事情從來用不著這麼長時間的。還是自己的要求太過分了吧。他雖小小年紀,卻也知道自己誌向稍微有那麼一點難。於是小心翼翼地問:“阿娘,我要麼改改,就做個教書的先生,能養家就行了。”
裴鳳眠扭頭就給了他一記暴栗:“小小年紀,要保持銳氣!你阿娘想蹦躂都沒那個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