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當發生災害,宰相去請求賑災時,劉玉娘卻把國庫的東西視為自己的財產,她拒不交出賑災,還生氣地說:“你是宰相,救濟百姓是你的事,與我有什麼關係?”她隻拿出兩個銀盆,讓宰相賣了當軍餉。宰相長歎一聲,掉頭就走。
宰相回到家後,他對自己的家人說:“皇上、皇後隻為自己享樂積財,這樣怎能治理好國家呢?他們太自私了,國家一定會滅亡,你們也早做打算吧。”宰相也不管事了,朝廷陷於癱瘓。
時間不長,大將李嗣源就率兵反叛。李存勖領兵平亂,憤怒的士兵紛紛投向叛軍,不願再為李存勖賣命。
李存勖見事不好,急忙用重賞安穩軍心,他對士兵們說:“我帶領你們打天下,絕不是為了我自己,是為了你們啊!這次如果平定了叛亂,你們每個人都有重賞,我說到做到,絕不食言!”
士兵們早不相信他了,這時見他還在說謊,不禁更加憤怒,於是發動了兵變,亂箭射死了李存勖。劉玉娘逃進尼姑庵,也被士兵搜出,絞死了。
李存勖、劉玉娘平時不知關愛將士百姓,隻顧享受、撈錢,結果導致了國家滅亡,他們死不足惜。
常常看到有些人為了謀到一官半職,請客送禮,煞費苦心地找關係、托門路、機關用盡,而結果還是與願相違;還有些人因未能得到重用,就牢騷滿腹,借酒澆愁,甚至做些對自己不負責任的事情。凡此種種,真是太不值得了!他們這樣做都是因為太看重名利,不惜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壓在了上麵。
其實生命的樂趣很多,何必那麼關注功名利祿這些身外之物呢?少點欲望,多點情趣,人生會更有意義。就像古人說的那樣:“去留無意,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望天上雲卷雲舒”、“無故加之而不怒,猝然臨之而不驚”,事業成功了,不沾沾自喜、忘乎所以;個人進步了,不孤芳自賞、洋洋得意,這樣就能使自己體會出人生的無盡樂趣。
古人雲:“求名之心過盛必作偽,利欲之心過剩則偏執。”麵對名利之風漸盛的社會,麵對物質壓迫精神的現狀,能夠做到視名利如糞土,視物質為贅物,注重中庸並保持淡泊人生、樂趣知足的心態,在簡單、樸素中體驗心靈的豐盈、充實,人們就可以順暢地達到人生的理想境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