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學習死:犧牲與奉獻 (2 / 3)

1805年,納爾遜在土倫追擊拿破侖的艦隊時,身負致命創傷。他知道這回完了。但他記掛著漢密爾頓公爵夫人——他在埃及時從公爵那裏奪取了夫人的芳心,幾年後當公爵臨死時原諒了他,並拉著他的手,要他好好地愛她……現在,他躺在艦上,再也回不去了。他叫來自己最信任的部下、也是最好的朋友——“勝利艦”艦長哈迪,他說:“哈迪,不要把我扔進海裏。我想葬在父母身邊,如果國王同意的話。請你好好地照顧我親愛的漢密爾頓夫人……”

哈迪悲傷地不斷點頭。納爾遜卻高興地說:“現在我滿足了!謝謝上帝,我盡責了……”幾小時後,納爾遜平靜地離開了人世。

威靈頓(1769~1852)

這位曾經屹立在滑鐵盧的“鐵公爵”,斷送了拿破侖的政治前程。但是他卻對死亡有一種柔情。他曾在海上遭遇暴風雨,連船長都失去信心了。船長跑來通知正準備上床睡覺的他:“我們很快就要完蛋了!”威靈頓說:“那好吧,省得我再脫靴子。”

還有一次,威靈頓在辦公室裏埋頭閱讀文件,突然衝進一個人尖叫著:“我要殺了你!殺了你!”他頭也不抬地問道:“一定要在今天嗎?”對方反倒結巴起來,不知如何是好。後來才弄清楚這是個瘋子。

威靈頓以83歲高齡善終。死前,他對人說:“年輕時我都毫不在乎死,也許正因為如此才活到了今天。現在都這把年紀了,還有什麼可怕呢?”

釋迦牟尼(前565~前486)

他被人稱為佛陀,因為他是“覺悟者”。佛陀80歲那年,帶領弟子在迦羅城附近,受到了鐵匠古拉姆的熱情接待。他們在古拉姆家用了主人獻上的牛肉和蘑菇,結果導致腹瀉。佛陀在大弟子阿難攙扶下趕路,他希望能趕回去。但在拘屍那伽城外時,他知道自己要死了。他叫阿難為他設床。眾弟子在一條河邊上,為佛陀洗了澡。佛陀向阿難交代了所有後事,正要閉目,忽然一位異教徒老人匆匆趕來,要見佛陀。眾弟子連忙阻止,佛陀卻睜開了雙眼,吩咐讓那位105歲的須跋陀羅老人走近他。老人向佛陀問了很多佛理上的問題,佛陀——作了解答。老人很感動,表示要棄舊圖新,皈依佛門。佛陀說:“須跋陀羅老人,你是世界上最後一個聽到我聲音的人,也是我的最後一個弟子……”接著,佛陀右手枕頭,側臥著進入了涅。

倫恰特?歐拉(1707~1783)

他的死,就像數學一樣幹脆和準確。他本來就是瑞士數學家,在幾何、微積分領域都有過重要貢獻。那天晚上,用過晚餐之後,他忍不住又把天王星的運行軌道算了一下。他開始休息。他叫來小孫子,一邊喝茶,一邊跟孫子做遊戲。突然,他的煙鬥滑落到地上,他說了一聲:“我死了。”隨即倒地,停止了呼吸。醫生趕來時,宣布他已死於中風。

豐坦內勒(1657~1757)

作為法國哲學界有名望的壽星哲學家,豐坦內勒90多歲時,還試圖為一位年輕女士去拾她掉在地上的扇子。那位女士趕快跑過去打算自己來拾,豐坦內勒抱歉地對她說:“唉,要是我能回到80歲,那我就毫不費力了。”

98歲時,豐坦內勒出席一個招待會。他對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子大獻殷勤。入席的時候,他搶先為美女占到個座位,而美女卻故意抱怨豐坦內勒不看她。老人風趣而有禮貌地說:“夫人,要是我一直看著您,我根本就沒法再走路了。”這是說姑娘太美了。如此得體的恭維,使在場的人無不讚許稱道。由此可知,老人有一顆多麼年輕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