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另類語言:巫術與通靈(3)(1 / 2)

薩滿教有非常複雜的靈魂觀念,信仰萬物有靈論。它認為,天地間遍布著各種各樣的神靈。每個薩滿都受一位神靈的庇護。如果神靈選中了誰,誰就必須做薩滿,甘心為神所役使。“薩滿”,意思是“癲狂者”、“奮激者”,所以薩滿在作法時處於瘋狂、迷幻狀態,這種狀態被視為神靈附體,因而代表神靈說話。

薩滿降神是通過舞蹈和咒術,其唱咒頗類巫師:

薩滿場院的撒爾圖們

十八座高台上的巴爾圖們

莽京、章京撒爾圖們

喜筵上的哈爾圖們

接受囑托的後生我

備辦了豐盛的祭宴

是羊圈中喂養的

肥嫩的山羊之宴

是家裏喂養的

光鮮的山羊之筵

光臨這奉獻之筵吧

請依次逐個兒飛下來

光臨這祭祀之筵吧

請從雲霧中飛下來

光臨這喜慶之筵吧

請歡歡喜喜飛下來

納喇氏的薩滿我

備好了神位寶座

點上金色的馨香

騰起銀色的香火

擺上成雙的酒盅

斟滿醇香的美酒

向三位恩都利格格祈禱

向布爾坎巴克西祈禱

向沙拉巴克西祈禱

向德巴克西祈禱

向喜利巴克西祈禱

向烏蘭巴克西祈禱

向伊斯珠巴克西祈禱

這叫做六位巴克西

向劄成薩滿祈禱

向德成薩滿祈禱

向耶成薩滿祈禱

這叫做三位薩滿

……

這是薩滿在對他們的眾神、眾精靈逐一邀請。設若眾神都來赴宴,什麼樣的厲鬼還敢搗亂?

沒有符咒巫術的民族,就是沒有童心和天真的民族。巫術符咒,使人類至少在想象中贏得了對惡鬼的勝利。

人鬼關係,固然惡時居多,但並非一直就形同水火。先民幼稚,然而絕對不蠢:他們一方麵堅決抵禦著惡鬼的侵擾,同時又對鬼如同事神一般尊重,從不趨於極端。先民對此的政治立場是,一切國家、社會活動,甚至王者、諸侯的個人私事,無論大小,必先貞問鬼神,占卜休咎,征求它們的意見,然後才決定對策。司馬遷對此的解釋是——

自古聖王將建國受命,興動事業,何嚐不寶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記已。自三代之興,各據貞祥。塗山之兆從而夏啟世,飛燕之卜順故殷興,百穀之筮吉故周王。王者決定諸疑,參以卜筮,斷以蓍龜,不易之道也。

——《史記?龜策列傳》

可見以卜筮貞問鬼神,自上古以來就為中國人所認同。至殷商,已成隆重儀規:“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禮記?表記》)在這種“谘詢”活動中,官於“巫”者,重鬼神而以“卜”與之通;官於“史”者,重人事而以“筮”達鬼神。

所謂卜,是以火灼龜甲或牛的肩胛骨,視其灼開的裂紋,推測人事吉凶。筮,則以記數組合成卦,用以預示未來。由於卜筮活動極為複雜,古時天文、曆算、數學、哲學理念、氣象、文史都介入其中,使其成了一門深奧學問。至漢時,卜筮之學始稱“術數”,《漢書?藝文誌》定義為:“數術者,明堂、羲和、史、卜之職也。”並將與此相關的六類專著統歸為數術類:天文、曆譜、五行、蓍龜、雜占、形法(相麵術)。此後,術數之學在曆史中滾雪球一般成長為包括多種子學科在內的學問,諸如星占、卜筮、六壬、奇門遁甲、命相、拆字、起課、堪輿、占候、相宅、相墓……而這些學科的共同基礎,是中國特有的學問——河圖、洛書、幹支、八卦、陰陽五行、星宿、曆算……

由此可看出,卜筮在國家社會、政治生活中,實為舉足重輕的儀規。從現有的甲骨卜辭,即可見殷人與鬼神交通之頻繁,《卜辭通纂》所收800片甲骨,326片是交通鬼神的,而全部殷墟所出甲骨中,卜辭類有十萬之巨!

以大事問之於鬼神,實則鬼神為人所用。此乃人世在精神、意識上的邊界擴張。以今人眼光看,卜筮就是擲骰子,是隨機的,可用馮?諾伊曼“博弈論”闡釋之。其實,人絕對聽從這個“隨機”安排,而不問結果如何,其意義早已超出了意誌和理性,其行為應是人、鬼、神三者共同負責!因而,卜筮有著毋庸置疑的莊嚴。

古史龜卜,久已不傳。今人隻略知其大概。龜甲灼出之坼(裂縫),呈身、首、足三象。身是事之主幹,以平直、剛健、幹淨為好。首象征著事的開始,尚平直、高昂,又低回有情。足,事之終,開豁飄揚者屬陽類,動象;沉滯落寞者屬陰類,靜象,各應吉凶。此外,坼上有枝,枝有蕾,如像龍、像華蓋、像仙人上馬、仙人過橋之類,皆大吉。否則為大累。又有甲乙為我、丙丁為人;內己外人、內男外女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