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普軍開始包圍巴黎。巴黎人民組織了30萬人的國民自衛軍,不歸臨時政府領導,獨立抵抗普軍。盡管包圍巴黎的普軍足有20萬,可是巴黎太大了,20萬人分散在130公裏長的陣線上,一時半會打不進去。
10月上旬,普軍攻克法軍另一個要塞——斯特拉斯堡。10月27日,巴讚元帥率領的梅斯法軍17.3萬人,向包圍他們的普魯士第二軍團24萬人(比開戰時多了3萬,是後來增兵的結果)投降,至此,法國正規軍全部報銷。
法國人這時候還是挺頑強的,起碼比70年之後頑強得多。巴黎那30萬老百姓在死扛,連教堂的大鍾和國王的銅像都給拆了鑄大炮;法國其它的非占領區還組建了40萬人的新部隊開赴前線;在普魯士的占領區,法國人民開始扒火車、炸橋梁、準備打得侵略者魂飛膽喪。
眼看巴黎一時半會攻不下來,法國暫時也沒有投降的意思,俾斯麥也有點著急。為了團結德意誌各邦,更是為了安定軍心、鼓舞士氣,他就請巴伐利亞的國王路德維希二世(就是那個修建了新天鵝堡,後來發了瘋的“童話國王”)給威廉一世寫了勸進表。
俾斯麥可不是隨隨便便找個人勸進的。路德維希二世作為巴伐利亞國王,是小德意誌地區除了普魯士國王以外最有權勢的人,連他都勸進,一輩子做夢都沒想過當皇帝的威廉一世也就放下了心理包袱。
柏林的普魯士議會很快以壓倒多數通過決議,宣布德國統一,威廉一世為德意誌皇帝。興高采烈的老國王威廉一世挑了個好日子——1871年1月18日作為帝國的成立日。這一天是霍亨佐侖家族登上王位170年的紀念日。
接下來就是本章開頭的那一幕。
德意誌帝國的成立大典,遠遠不像後來那副同名油畫那麼光彩照人。史書記載,當時無論是威廉一世還是俾斯麥,都還在擔心著前線的戰事,特別是因為皇帝名號的事情,倆人還吵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