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資產階級在議會裏占多數。按照1850年憲法賦予議會的權力,議會就拒絕批準軍事撥款,以這個為理由否決了整個軍事改革法案。
因為議會的否決,1861年攝政王威廉解散了議會,重新大選,可在新選舉中獲勝的還是資產階級。
1862年,新議會開幕,議會的多數派,資產階級的進步黨不僅否決了軍事撥款,而且還向政府提出兩項新要求:第一,由議會監督政府的開支;第二,國家經費嚴格按照議會批準的計劃開支。
已經當上國王的威廉一世隻好再一次宣布解散議會,再次進行選舉。
在第二次重新選舉期間,盡管政府對選民們施加了壓力,可是最後的選舉結果還是進步黨占了議會的大多數。看到自己完全掌握了民意,進步黨就表現得更加強硬,9月17日,財政大臣和外交大臣見勢不妙,同時辭職了。經過這麼一係列的折騰,威廉一世心力交瘁,就想把國王的位子讓給自己30歲的太子腓特烈,自己洗洗睡了不幹這個受夾板氣的國王了。
太子腓特烈他老婆樂壞了,可太子本人覺得霍亨佐侖家族搞了這麼幾百年,從來沒有過太子提前繼位的先例。
就像他伯父腓特烈·威廉四世中風之後,政府希望他爸爸威廉直接繼位。威廉為了避嫌還反複推辭,甚至離開柏林出走,最後才勉強地接受了攝政王的頭銜,直到腓特烈·威廉四世死後才轉正。
所以,太子腓特烈也仿效他爸爸,離開了柏林,跑到一個療養勝地泡溫泉去了。
議會內閣僵持不下,太子又不肯接班,把個威廉一世愁得沒辦法。
威廉一世本來就是個老實人,性格軟弱,打心底裏覺得英國那樣的立憲君主製度好,自己要是也能當個啥事都不管的掛名國王該多好啊!可是普魯士沒那個條件,自己就得硬撐下去。9月22日這天,他再次把自己的心腹重臣,普魯士陸軍大臣羅恩找來,一起商量對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