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起這位羅恩伯爵,那可是個響當當的人物。他出身軍人世家,他爹當年就死在抗擊拿破侖的戰爭中。小羅恩13歲進軍校,畢業後發表了三卷本的《國家政治地理原則》,銷量超過4萬冊。
1837年,羅恩加入陸軍服役,還當過普魯士王子們的軍事教官。1856年,羅恩晉升少將,59年升為中將,隨後晉升成為陸軍大臣。
羅恩伯爵對普魯士軍事的最大貢獻在於軍隊的係統化管理和建設,開啟了現代國家國防部的先河。後來的羅恩晉升陸軍元帥,人稱“德意誌統一三傑”之一,不過那都是後話了。
羅恩就跟國王說了,別看您溫良恭謹、禮賢下士,可您看看您禮的這幫人都是些什麼貨色啊?包括我本人在內,全是廢物。眼下隻有一個人能幫您渡過難關。說起這個人,不僅能解您的燃眉之急,說不定用了他,咱們普魯士能夠長治久安,千秋萬世呢!
羅恩向國王力薦的這個人,就是俾斯麥。
威廉一世倒不是沒想到俾斯麥,無奈這位爺是個鐵杆的保王派,跟國王自己的政治見解不一樣,而且大嘴巴亂講話、獨斷專行胡作非為。往好裏說缺點和優點一樣多,恐怕實際上缺點還更突出。這樣的人怎麼能當宰相呢?
不過,現在實在是沒人能擺平議會和政府了,就當是病急亂投醫,死馬當活馬治吧!威廉一世就此下定了決心,就在9月22日跟羅恩談話的當天下午,下詔任命俾斯麥為普魯士代理宰相。
這時的俾斯麥,剛被政府從俄國調到法國當大使不久,本該呆在巴黎的。不過羅恩有先見之明,已經提前發電報把他給叫回來了,所以在他受命的當天就來王宮跟國王見了一麵,47歲的俾斯麥自信滿滿,德意誌一個偉大的時代就要從他的手裏開始了。
9月30日,俾斯麥來到普魯士下院,在聽完了幾個議員漫無邊際的閑扯淡之後,他對著預算委員會的20多名成員發表了他上台後的第一次演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