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5年,勃蘭登堡的侯爵家絕了嗣,當時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西吉蒙斯就把這片土地改封給了手下的一員武將,霍亨佐侖家族的腓特烈。
從此以後,這個霍亨佐侖家族的興衰就和德意誌的命運緊緊捆綁在了一起,直到1918年。
這位開創了霍亨佐侖王朝的腓特烈·馮·霍亨佐侖,是整個家族的第一個選帝侯,所以後來就被稱為選帝侯腓特烈一世,或者叫“大選侯腓特烈”。
到了1512年,霍亨佐侖家族的支係,阿爾布雷希特侯爵當選條頓騎士團的第37任總團長,就此把條頓騎士團管轄的普魯士地區並入了自己的領地;1525年,阿爾布雷希特宣布改信基督教路德宗,解散了條頓騎士團,同一年他又被波蘭國王齊格蒙特一世冊封為公爵,普魯士侯國也就此晉升成普魯士公國,臣服於波蘭王國。
到了這個時候,普魯士的兩個曆史淵源:條頓騎士團領地和霍亨佐侖家族領地就此合二為一。也正是因為普魯士有著條頓騎士團的血統,所以從公國建立之始,普魯士就強調軍事優先和專製主義,盡管由於土地貧瘠,論經濟什麼的,要比巴伐利亞、薩克森什麼的窮一點,可是在人民的組織性、紀律性方麵,就比其它的德意誌諸侯們高出了一大截。
1701年,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由於長期近親結婚,導致人種退化,最終絕嗣。歐洲各國的封建主一個個虎視眈眈,都想染指西班牙王位,借此獲得西班牙的領土。狼多肉少,各國就為這個打起來了,史稱“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經曆過三十年戰爭的神聖羅馬帝國,本來已經是四分五裂,土埋半截了,可是皇帝利奧波德一世還想趁火打個劫,於是也宣布參戰。
參戰歸參戰,可皇帝陛下要兵沒兵,要錢沒錢,還得央求德意誌境內的諸侯們有錢的幫個錢場,有人的幫個人場。
普魯士的機會就來了。
當時普魯士的公爵是霍亨佐侖家族當上地主之後的第12任族長,叫腓特烈三世。偌大一個德意誌,他第一個響應皇帝陛下的號召,借了八千個兵給皇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