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腓特烈大帝——德意誌的千古一帝(5)(1 / 1)

當然,兵不是白借的,腓特烈三世公爵要求皇帝封自己當國王。經過一番討價還價,皇帝封腓特烈當國王,腓特烈也就把自己治理的勃蘭登堡侯國和普魯士公國合並到一起,成立了普魯士王國,定都柏林。

腓特烈就此當上了國王,可皇帝陛下也挺摳門的,臨到最後還打了個折。

由於普魯士王國占據的不是普魯士地區的全境——西普魯士還在當時強大得不行的波蘭王國手裏,所以皇帝封給腓特烈的國王稱號叫K?nigimPreu?en,也就是“普魯士境內的國王”,跟不打折的“K?nigvonPreu?en(普魯士國王)”還不是一回事。

不管怎麼說吧,政治上不斷進步的霍亨佐侖他們家又升了一級,終於當上了國王。

下麵我就介紹介紹普魯士的前幾任國王:

普魯士的第一任國王,叫腓特烈·威廉·馮·霍亨佐侖,生於1657年7月11日。他在成為國王前叫腓特烈三世公爵,當上國王之後通稱腓特烈一世國王,簡稱腓特烈一世。

這位腓特烈一世的命很不錯。1685年10月15日,法國國王路易十四頒布了《楓丹白露敕令》,鞏固天主教在法國的地位,剝奪了新教徒的權利。當時統治普魯士的腓特烈一世他老爹,就在時隔三周之後頒布了《波茨坦敕令》,熱烈歡迎新教徒們來普魯士定居。就這樣,信新教的法國手藝人、有錢人和聰明人陸陸續續遷入普魯士,這個小國由此邁出了走向強大的第一步。

腓特烈一世能夠借八千兵給皇帝,隨後在1701年1月18日登基稱王,靠的也是他老爹那時候攢下來的家底。

稱王之後的腓特烈一世積極投身到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當中去,充分發揮了趁火打劫的國際主義精神。他帶兵打下了什麼莫爾斯啊,還有林根啊等好幾個小鎮子,還買到了奎德琳堡等好幾個小村子,為普魯士的領土擴張立了功。

腓特烈一世對科學和藝術也挺重視的,在他的任期內,普魯士首都柏林的文教事業也逐漸發展起來了:1694年建立了哈雷大學,2年後建立了柏林藝術學校,1701年又建立了柏林科學院基金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