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白雲觀太後拈香 神仙會鬱氏納蟄(1 / 3)

卻說那條大蛇直向皇太後臉上撲來的時候,奕謐和李蓮英兩人正站在慈禧太後的身後;隻聽得太後大叫一聲,暈倒在椅子上,李蓮英這時也顧不得什麼了,忙搶去把太後把住。奕譞也不要性命了,向那大蛇迎上去,掄著拳頭在蛇頭上奮力一擊;大蛇暈倒在地,奕譞便提起靴腳把蛇頭踏住。那蛇受了痛,掉轉尾兒來把奕譞攔腰盤住;蛇身愈盤愈緊,奕譞幾乎喘不過氣來。虧得那班工匠在一旁見了,大家上去拿斧子把蛇身支解開來。奕誰腳心裏受了毒氣,站立不住了。慈禧太後還坐在花廳裏。家人扶著奕設走進屋子去,忽爬在地下磕著頭,說:“奴才該死!老佛爺受驚了?”這時慈禧太後神誌已清,一班太監們忙著拍胸捶腿,送參湯裝煙,忙了大半天,太後才開口,吩咐回宮去。

這裏奕誰跪送慈禧出了大門,回到上房,忙傳府中的外科醫生,在腿上打針,服下解毒的藥去。隔了一宵,那毒氣卻漸漸地退了。隻是頭暈心跳,精神疲倦。醫生正要下第二劑藥,忽然慈禧太後派了蕭禦醫到府中來診奕譞的病。奕譞當即叩頭謝恩。禦醫診過了脈,並不開方,便在隨帶的藥箱裏掇些藥,看著奕譞服下便走了。從此禦醫便每天替醇親王診一次病,每一次必看著奕譞服下藥才去。但奕譞自從改服了禦醫的藥以後,那病勢反覺得一天一天的沉重起來。府中雖養著幾位內外科醫生,但因禦醫來下過藥,都不敢再下藥。

這一天,直隸總督李少荃親自進府去探望,奕譞見了李總督,隻是淌眼淚說:“我的病看來不能好了!我隻有一塊肉留在宮裏;他如今是咱們的皇上了,我死以後,別的沒有什麼舍不下,隻求總督多多看顧我們這位皇上罷!”說著,便在床上向李總督拱手。李少荃忙回著禮,說:“王爺放心,做臣子的豈有不忠心於皇上之理!便是王爺的病,也不見得便有什麼凶危。”奕譞這時兩眼朦隴,低低的說道:“我很想見他一見。”李少荃聽了,知道王爺想見他的兒子。第二天李總督便入奏,說:“奕譞病勢危篤,頗欲與皇上見一麵;即皇上天性純孝,生父病狀,亦時在念中,可否仰求皇太後垂念父子天性,賜予一麵?”慈禧太後見了這奏折,便立刻親自帶了光緒皇帝到王府裏去探望奕譞的病。那奕誰正病得神誌昏沉的時候,見了光緒皇帝,頓覺心清醒起來,忙爬在枕頭上磕頭接駕。光緒雖說年紀尚輕,但父子究關天性,見奕譞病得十分瘦弱,也不覺掉下眼淚來了。回宮去又打發內監賞人參十斤,黃金千兩。

這時總督衙門裏有一位書啟師爺,很懂得醫理:李總督一家人有病,都是這位師爺看好的。當時李總督便把這位師爺推薦到王爺府裏去。無奈宮中的規矩,有禦醫診著病,別的醫生任你有天大的神通,也要避著嫌疑,不能再給病人診病了。這位書啟師爺在王府裏住了幾天,無事可做,到後來眼看著一個年紀輕輕,身體強健的奕譞,活活地被禦醫治死了。光緒皇帝在宮中得到生父死的信息,便撐不住嚎啕大哭。慈禧太後分派李蓮英傳諭,勸皇上節哀保重。又吩咐隆裕皇後,隨時勸慰。一麵下諭,從優撫恤,發內格銀萬兩,給王爺治喪。

自從奕譞死了以後,慈禧太後才放了心;一麵卻把那恫元道士十分信任起來。皇太後親自下諭,封峒元道士為總道教司,與江西龍虎山的正乙真人並行。又發銀一萬兩,替他重蓋白雲觀。這白雲觀在北京西直門外,原是一座荒涼古刹,門前匾額剝落,門內佛座歪斜。自從皇太後救建白雲觀,那恫元道士便竭力經營。他仗著皇太後指格的名兒,到各王爺各大臣家裏去募捐;上自督撫大員,下至府尹小吏,都捧著銀錢去孝敬他,要他在太後跟前說一句好話兒。這一次峒元道士足足捐了六七十萬銀兩,便在西直門外舊址,大興土木。白雲觀的原基,隻有四五分地皮;如今恫元道士有了錢了,便在左近四五百畝地連房屋統統買下來。他出的地價,隻有二三十塊錢一畝,鄰舍人家都懼憚他的勢力,不敢不賣給他。峒元道士買得了地皮,便把房屋統統拆去,重新蓋造;外麵殿閣崇宏,裏麵亭台曲折,夾著許多花木池沼,外麵望去,好一座闊大的園庭。

新觀落成的這一天,峒元道士便進宮去恭請皇太後降臨,替菩薩開光。慈禧太後原是信佛的,當下聽了便也高興。便下諭揀定正月十五日聖駕親臨白雲觀拈香。這個諭旨一下,卻把那文武大臣忙得走投無路。你道為什麼這樣忙?原來皇太後諭中,有著王大臣眷屬隨同拈香的話。那班官家眷屬,平時深居簡出的;如今得了這道鼓旨是奉旨燒香,丈夫的如何敢違拗她。太太一出門,第一要緊的事體,便是穿戴兩字,那些年老的福晉夫人們,還容易對付,隻有那年輕的官太太或是格格小姐們,最是不容易打發。她們都是在妙齡盛年,花貌瓊姿,各個有逞奇好勝的心思,如何不趁此在皇太後跟前顯煥顯煥?那班太太小姐們都向她的丈夫父親百般需索,有的要兌首飾,有的要做衣服。到了正月十五一清早,個個打扮著,坐著自己府中的車輛,趕到西直門外白雲觀裏接駕去;那文武官員親王大臣,卻在城門口接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