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障礙主要有三種,神經性厭食、神經性貪食和神經性嘔吐,這些症狀多數都不是因為體內的器質性病變所致,而是由於心理和情緒所造成的,常見於現代白領(尤其女性)。她們當中,有相當一部分因為過大的工作壓力、長期的不良情緒而導致飲食障礙。
常聽見有人說,“我每天隻吃幾顆草莓就覺得撐得慌”,“我一有煩心事就想吃東西”。其實,這都是因為不良心理造成的飲食障礙。雖然飲食障礙不會像其他疾病一樣迅速威脅人的健康或生命,但長期下來,必然會造成營養失衡,導致身體機能紊亂而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飲食障礙自測
如果你有以下情況,則說明你極易或已經患上飲食障礙,應及早就醫。
1.神經性厭食:體重明顯減輕,較正常的平均體重低15%以上;為了減肥自我誘發嘔吐,或引發排便等,或者過度運動,服用厭食劑或利尿劑;胃脹難忍,毫無食欲。以上症狀至少出現三個月者。
2.神經性貪食:常有一種難以控製的進食欲望;發作性暴食,至少每天兩次,持續三個月以上者。
神經性厭食症
神經性厭食症,又稱厭食症,是患者自己有意造成的體重明顯下降至正常生理標準體重以下,並極力維持該狀態的一種心理進食障礙。該病症主要發生在青年女性身上。
◎症狀
厭食症的主要症狀有:懼怕體重增加,不自控地想減少體重,乃至疾病後期,由於長期不足量的進食,導致食欲減退。此外,患者的各種活動主要圍繞減少體重進行,如節食,控製脂肪、蛋白質攝入,增加活動量等。身體上常出現憔悴,極度消瘦,嚴重營養不良等現象,而病人對此感到欣慰。
◎病因
至於該病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確,但可能與性心理發育不夠成熟有關,對第二性征的發育和日漸豐腴的體形缺乏足夠的心理準備,因而產生恐懼與羞怯感,從而強烈希望自己能夠“苗條”。社會上對“胖”、“瘦”的審美觀點也可影響患者心理。另外,該病還可能與遺傳有一定的關係。
◎治療
治療上有三種方法:一是營養支持療法,目的是改善低體重造成的營養不良,糾正水電解質平衡,可注射能量合劑、脂肪乳、白蛋白、複方氨基酸等。二是心理治療,目的是讓患者對疾病和治療都有足夠的認識,能夠配合治療。三是抗精神病藥治療,以緩解患者緊張、焦躁的情緒。
◎預防
1.情緒預防:青春期女性性格尚不穩定,易受外界刺激,或家中不睦,親友離世,或學習受挫等,均易引發本病,因此保持樂觀精神、心胸開闊至關重要。
2.勞逸結合:合理安排學習和生活,防止因過分勞累引起下丘腦功能的紊亂。
3.正確認識什麼才是健康“美”,注重內在修養的提高。
◎有效緩解方法
緩解食療方
方一(山藥鵪鶉):山藥20克,黨參20克,鵪鶉(去毛髒)1隻,精鹽1克。將鵪鶉洗淨、切塊,放入砂鍋,加山藥、黨參、精鹽,武火煮沸,改文火燉半小時,肉熟後吃肉飲湯。
方二(內金胡蘿卜湯):山藥30克,內金10克,新鮮胡蘿卜200克,紅糖20克。胡蘿卜洗淨、切片,放入鍋內,加入山藥、內金同煮半小時,加紅糖即可,飲湯吃胡蘿卜、山藥、內金。
緩解中藥方
取丁香3克,砂仁6克,生山楂30克,幹薑3克,雞內金3克,以水煎服。
神經性貪食症
與神經性厭食症一樣,神經性貪食症也是一種進食障礙疾患。患有該病的人通常會表現出暴食和排泄係統障礙的情況。本病可發於任何年齡段,但最為常見的還是年輕女性。
◎症狀
神經性貪食症包含有兩大症狀群:一是不可抗拒的強迫自己多食,二是自己設法進行嘔吐以避免體重的增加,有時還會濫用瀉藥。
◎病因
神經性貪食症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確,但可能與神經性厭食症有重疊之處。
◎治療
心理治療
可采用厭惡療法或陽性強化法,患者表現不好時用被約束、電針刺激等讓患者感到厭惡,表現好時用、與家人來往、自由活動等方式進行獎勵。
藥物治療
多采用抗精神病藥物和抗抑鬱劑,前者一般采用舒必利,後者最好選用氟西汀,氯米帕明等,以減少藥物不良反應。
支持治療
給患者規定進食量,盡量減少或製止其嘔吐行為,禁用導瀉藥。水電解質代謝紊亂者應對症處理。營養差者予以營養支持,必要時可采用鼻飼。對於個別難治的病例,可應用胰島素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