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人格障礙(1 / 3)

人格障礙常始於幼年,至青年期定型,可持續至成年期甚至終生。雖然人格障礙本身尚非病態,但有時卻與精神疾病有著相似之處,或容易發生精神疾病,因此,應盡可能矯正。

從嚴格意義上說人格障礙屬於變態心理學範疇,是一種介乎精神疾病與正常人格之間的行為特征。通常,人格障礙是指人格特征顯著偏離正常,患者形成其特有的行為模式,而無法很好地適應環境,常影響其社會功能,甚至與社會發生衝突,給自己或社會造成不良後果,常始於幼年期,定型於青年期,可持續至成年期或者終生。

人格障礙的診斷

其診斷可從症狀標準、嚴重程度標準及病程標準來看:

1.症狀標準:有其特殊的行為模式,在情感、衝動控製、警覺性、感知及思維方式等方麵,有明顯與眾不同的行為和態度;該特殊行為模式是長期、持續性的,並具有非普遍性,以致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

2.嚴重程度標準:主觀上感到痛苦;社交或職業功能明顯收到損害。

3.病程標準:始於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且患者年齡在18歲以上。

除以上標準,還需滿足排除標準,即人格障礙不是由嚴重軀體疾病、腦器質性疾病、精神疾病或嚴重的精神刺激所致。

邊緣性人格障礙

1938年,A·斯特恩在治療精神分裂症時第一次采用了“邊緣性”這個術語。邊緣型人格障礙是一種較為嚴重的人格障礙,介於神經症和精神病之間的臨界狀態,以反複無常的心境和不穩定的行為為主要特征。一項統計數據表明,在美國,每33個婦女中就有一個邊緣型人格障礙者,而男性則是每100人中有一個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可見,對於女性來講,邊緣型人格障礙的威脅更大一些。

◎症狀

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主要特征為高度衝動性,情緒不穩定,人際關係緊張、不穩定,有身份識別障礙或自傷行為,並且持久具有厭倦感和空虛感,容易引起一過性精神病的發作。

◎病因

相對於其他心理疾病,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成因很複雜。其產生的可能原因包括:

1.遺傳學。一些有關雙胞胎和家庭的研究者認為人格障礙會遺傳。

2.環境因素。相當一部分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人在童年時期都有過被虐待的經曆,或是被忽略的經曆,或是被迫離開照料自己的親人等。

3.腦部異常。大腦的某些特定區域可以控製和調節情緒。而大腦產生的某些化學物質也有助於調節情緒,如五羥色胺等。

◎治療

心理治療

對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核心治療方法就是心理治療,多采用辯證行為療法(DBT),該療法告訴患者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避免痛苦和改善人際關係。

社會支持係統

集體治療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主要目的是解決患者的人際衝突。在集體治療中,病人可以學習人際交流的方法,觀察他人的交往方式,並可集中討論一些問題。

藥物治療

邊緣型人格障礙無法通過藥物治愈,但藥物可以有針對性地幫助解決相關問題,如抑鬱、衝動和焦慮等。

住院治療

由於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人可能會有自傷行為,因此有時需要在精神病的醫院或診所進行更專業的治療。

◎預防

首先,邊緣人型人格障礙的病因主要是童年時的不快經曆所致,要預防這種類型的人格障礙,應從小開始。父母要多陪孩子,多給孩子關愛,以免在幼小的心靈上形成傷害,最終成為人格障礙。

另外,更年期婦女由於內分泌失調,激素分泌紊亂,也可能會產生此種人格障礙,所以,對於更年期女性,自己要注意保持好的心情,凡事不可過於計較和認真。

◎有效緩解方法

音樂療法

緊張不安時可以聽聽巴赫的《G小調幻想曲與賦格》、聖桑的《骷髏之舞》或者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鳥組曲》第一樂章等;抑鬱寡歡時可以聽聽莫紮特的《第40號交響曲》、西貝柳斯的《憂鬱圓舞曲》或者格什溫的《藍色狂想曲》第二部分;急躁渴望時可以聽聽亨德爾的《皇家焰火》、羅西尼的《威廉·退爾》序曲中的《風暴》等。

運動療法

由於邊緣型人格障礙者往往在交際上麵存在問題,因此,可以選擇如籃球、足球、排球、接力跑或者拔河等集體運動項目,以幫助患者慢慢適應與同伴、同事的交往。

自戀型人格障礙

自戀型人格障礙是指事事以自我為中心,不顧及別人的感受,並以此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這類人往往表現為自我重視、誇大、缺乏同情心、對別人的評價過分敏感等等。在自戀型人格障礙人群中,相當一部分是女性,因此,從女性身心健康角度來講,一定要給予足夠的重視,以便更好地處理和諧調與他人的關係,為女性的健康生活掃清障礙。

◎症狀

自戀型人格障礙者常有以下表現:

對別人的批評常表現出憤怒、羞愧或感到恥辱;喜歡指使他人,喜歡他人為自己服務;過分自大,誇大自己的才能,希望受人關注;堅信他的想法是世上獨有的,不能被某些特殊人物了解;對成功、榮譽、權力、美麗或愛情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認為自己應該享有別人沒有的特權;渴望持久的讚美和關注;但是同時,自戀型人格障礙者又缺乏同情心,且具有很強的嫉妒心。

◎病因

臨床表明,“自戀型人格障礙”的產生原因多與童年的某些經曆密切相關,比如從小在單親家庭長大,父母的教養方式不當,或者缺少同齡夥伴等。

◎治療

解除自我中心觀

人生中最以自我為中心的階段是嬰兒期。可見,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的行為實際上是退化到了嬰兒期。因此,要治療自戀型人格,一定要先了解那些嬰兒化的行為。自己回憶下自己的童年,其實現在的一些性格特征早在童年便有原型了,例如:現在的你渴望持久的關注與讚美,一旦不被注意便采用偏激的行為;那麼,童年時,你可能總是渴望父母關注與讚美,否則,便耍無賴、搗蛋,以吸引父母注意。又如,現在的你喜歡指使別人,那麼童年時,你可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明白了自己的行為是童年幼稚行為的翻版後,要時常告誡自己:必須努力工作,以成績來吸引別人的關注與讚美;我不再是孩子了,許多事都要自己去做;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好東西,我不應嫉妒別人應得的。

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請一位親近的人做監督者,一旦出現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便給予提示,督促你及時改正。通過這些努力,可以慢慢消除這種自我中心觀。

學會愛別人

對於自戀型的人來說,還必須學會去愛別人。弗洛姆曾說“幼兒的愛是‘我愛因為我被愛’,成人的愛是‘我被愛因為我愛’;不成熟的愛是‘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成熟的愛是‘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自戀型的愛就如同“幼兒的愛”,“不成熟的愛”,因此,要努力改正。

◎預防

無論哪種人格障礙的預防都應從小抓起,對於自戀型人格障礙,父母首先要給孩子創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但不要過分溺愛孩子,讓孩子多與其他小朋友交流,讓他體會到“愛別人”的快樂。

◎有效緩解方法

及時就醫以緩解症狀。

反社會性人格障礙

反社會型人格,又叫社會病態、精神病態或悖德性人格等。在各種類型的人格障礙中,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是最受心理學家和精神病學家所重視的。

◎症狀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可以表現在生活的方方麵麵,主要有:

1.不可靠,反社會型人格障礙者對朋友不講信義,對配偶不忠實。

2.不論大小事情,都缺乏責任感。

3.對自己的不良言行無後悔之心,也無羞恥之感;敘述事實真相時態度隨便,即使謊言將被識破也是泰然自若。

4.有反社會行為但常常缺乏契合的動機。

5.缺乏真正的洞察力和判別力,不能自知問題的性質,也不能吃一塹長一智。

6.以自我為中心,自私,心理發育不成熟,沒有愛和依戀能力。對一般的人際關係反應淡漠,對他人給予的關心和善意,或者是重要的事件無動於衷。

7.有時會做出幻想性的或使人討厭的行為。

8.性生活輕浮、隨便,其方式與對象都與本人不相稱,常有性順應障礙。

9.生活沒有計劃,除了總是與自己過不去外,沒有任何生活規律和穩定的生活目的。他們的犯罪行為不是在嚴密計劃和準備下進行的,而是突然的。

但是,反社會型人格障礙者通常都具有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智力水平,且外表迷人,給人的初印象很好,能幫助別人排憂解難。沒有通常被認為是精神病症狀的非理性和其他表現,也沒有幻覺、妄想和其他思維障礙,沒有焦慮的神經症性,也沒有企圖自殺的曆史。

◎病因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產生的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麵:一是先天體質異常,這可能與遺傳或者大腦中樞神經係統的發育有關;一是外圍環境不良,如早年喪父喪母或父母離異、養子、社會環境惡劣等。一般認為,家庭破裂、兒童被父母拋棄或受到忽視、兒童時期缺乏父母親在生活和情感上的照顧和關愛,是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因素。這是因為,如果父母對孩子冷淡,兒童便不可能體會人際之間的溫順、熱情和親密的關係。之後,即便兒童在形式上學會了社會生活的某些要求,但在理解和分擔他人心情的能力上卻得不到應有的發展。

◎治療

目前對此症的治療尚缺乏十分有效的方法。如鎮靜劑和抗精神類藥物隻能治標不治本,而心理治療對由於中樞神經係統功能障礙所致的反社會型人格患者又毫無作用。但對於那些由於環境影響形成的、程度較輕的患者,可以采用認知領悟療法,幫助患者提高認識,培養患者的責任感、提高其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使他們明白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增強控製自己行為的能力。

對情節特別惡劣、屢教不改的患者,可采用厭惡療法。即當患者出現反社會行為時,給予強製性的懲罰(如電擊、禁閉等),實施多次以後,患者一產生反社會行為的衝動,就會感到厭惡,全身不舒服,以此減少其反社會的行為。然後根據其實際表現,逐步放寬限製,並恢複其正常家庭生活與社會生活。

另外,有少數家庭關係極為惡劣而與社會相處尚可的患者,可以采取與家庭隔離法,如可以在學校、集體宿舍或親友家寄養,既減少對家庭環境的負麵影響,同時也培養其獨立生活的能力。

◎預防

與自戀型人格障礙相反,對於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預防,則是要求家長對孩子多關心,多疼愛,讓其感受到被別人給予溫暖的幸福感。同時,從小要注意培養孩子的道德感和責任感,讓其懂得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有效緩解方法

及時就醫以緩解症狀。

強迫性人格障礙

強迫型人格障礙是一種較為常見的人格障礙,以要求過於嚴格或完美無缺為主要特征。臨床上雖然男性較多,但女性也不在少數,因此女性朋友也同樣要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