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你搭訕的女孩其實就是你的一麵鏡子,她的情緒會或多或少受到你所帶來的情緒的影響。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你應該以一個正麵、冷靜、好奇的態度去和她交流,而不是一個負麵、驚動、興奮的狀態。人都害怕過於極端的情緒狀態,因為那是不穩定的。人的本能排擠不穩定的東西,往往是因為我們掌控不了狀態。
搭訕到了後期,靠的都是冷靜的情緒和心態,以及一種強大的自控能力。在搭訕開始後,要是你感到焦慮和不安的話,目標女孩會比你更加焦慮和不安,因為她是你的一麵鏡子。隻有你能夠反射出冷靜的特質,她才能夠冷靜;隻有你真心地對她產生好奇,她才會對你產生出好奇;隻有你心態開放,她才能夠放下保護,對你開放。
所以,這種搭訕到了最後,就是一種通過情緒進行共振的遊戲了,也是心靈異能對別人進行情緒操控的一種體現。你的振動頻率影響你所渴望吸引的事物,所以盡可能地保持積極的情緒狀況就顯得尤為重要了。盡可能地做到將自己的情緒保持在積極的範圍內--感覺開心,感受愛,感到幸福、興奮、滿意、寬慰、驕傲、感激、輕鬆和寧靜。這些情緒會提高你的振動幅度,並且會創造一種與你期望擁有的經曆相契合的振動,那麼當你夢想時,就能夢想成真。記住,相似的吸引相似的。我們有意識地創設一種積極的情緒狀態,一種我們的目標和願望達成時的情緒狀態,一旦我們創設了這種情緒狀態,我們也就創設了一種吸引我們想要事物的能量。將你的注意力傾注在你想要的事情上,而不是相反,這就顯得非常重要。
用一種積極的方式陳述你的願望。你的頭腦是根據情景來工作的,因此如果你說:“我可不想失敗啊!”你就創造了失敗的影像以及走向失敗的振動頻率。宇宙接受到了失敗的頻率,然後做出相應的回饋,最後你就真的失敗了。
你的關注點應該放在你想要什麼,而不是不想要什麼。在剛才的這個例子中,你最好這樣來說:“我想自己能夠接受和更喜愛事物的本來麵目”。一旦你用積極思想替代了消極思想,你就開始擁有積極的結果了。
從根本上來說,你必須避免向宇宙發送混亂的信號。這些混亂的信息會阻礙你用清晰有力的方式吸引和顯現事物的能力。
也就是說,當你正在抵抗某些事情時,你其實是在真正地複製它。你就會創造更多的、你想從生活中清除掉的事物。如果你“反對戰爭”,想一想,這裏發生效用的單詞是“戰爭”,而這個恰恰是你將要得到更多的東西。恐怖主義戰爭帶來了更多的恐怖,暴力吸引暴力。更好的選擇是“主張和平”,宇宙會接收到和平的振動頻率,然後做出相應的回饋。
本質上而言,隻有愛才能吸引更多的愛,這是喚醒我們內心的心靈正能量的一種技巧。
◎保持最佳狀態
在生活中,人們無時無刻不受到他人的影響和暗示。比如,你可能不止一次發現過這樣一個現象,在公共汽車上,一個人打哈欠以後,接下來他周圍會有幾個人也忍不住打起哈欠。
這種來自外界信息的暗示,會使你產生自我認知的偏差。這種偏差有時會影響到認知的正確度。
有位心理學家,他給一群人做完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檢查表後,拿出兩份結果讓參與者判斷哪一份是自己的結果。這兩份結果中,一份是參與者自己的結果,另一份是多數人的回答平均起來的結果。參與者竟然認為後者更準確地表達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心理學研究揭示,人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認為這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麵貌。一些星座、屬相等方麵的測驗,其結果都是一些一般性的模糊的話,符合每個人的平均心理,讓你認為很像自己。
正如一位名叫肖曼·巴納姆的著名雜技師對他自己的表演作出的評價一樣,他說他的表演之所以能夠受到大家的歡迎,就是因為他的節目中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從而使得“每一分鍾都有人上當受騙”。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情緒體驗:在極度沮喪、抑鬱的時候,一根稻草就能把我們壓垮。
其實,那一刻壓垮我們的不是外在的稻草,而是積壓在我們內心的負麵情緒。
為什麼我們有那麼多的“情緒”?
為什麼有時這些“情緒”讓我們感覺“生命不能承受之輕”?有一位心理學家指出,文化會讓我們把情緒分為正麵和負麵,其實,情緒隻是一種能量(我們已通過多個角度對這一個觀點進行了證明)。了解這一點可以讓我們變得平靜和坦然:我們活著就會有情緒,情緒即能量,情緒是生命的活力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