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提升你的能量級(2)(1 / 2)

第二天的時候,鮑勃教授又在教室的講台上扔了一堆垃圾,最先進去的學員依舊保持“沉默”,但是今天的英雄出現得比較早,第六個學員出現的時候,垃圾就被清理走了,而且之前進入教室的學員也站出來幫了忙。

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的時候,教室裏都有“奇怪”的垃圾出現,相繼都會有人行動起來。而且行動的人越來越多,嘲諷的聲音漸漸消失了。

第六天的時候,第二個到來的學員發現今天竟然沒有垃圾出現,他有些遺憾地表示:“我今天可是準備做英雄的,難道搗蛋鬼忘記起床了?”事實是,最先到教室的學員已經把垃圾打掃幹淨了。

實驗進行的最後一天,鮑勃教授搞了最大的一次破壞,他把桌椅全部掀翻在地,並丟滿了垃圾,而且在黑板上留了“紙條”:這不是盜竊,答案會在教室煥然一新後揭曉。再次辛苦了--搗蛋鬼。

半個小時後,教室在學員們的共同參與下恢複了原貌。這時,鮑勃教授向大家公布了這個實驗。鮑勃教授毫無歉意地說:“我就是那個搗蛋鬼,別驚訝,我隻是想證實一個問題:第一天很憤怒的同學,你現在還保持那種狀態嗎?”

所有同學都搖頭。在為期七天的實驗中,對“搗蛋鬼”表示深深憤怒的同學,已經不知不覺地被“英雄”帶動,學會了用正麵的力量對待事物。

當你把正麵的能量和情緒傳播給別人的時候,別人也會受到你的影響;反之,當你散播壞情緒或者負麵能量的時候,也會使別人受到影響。如果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清掃垃圾,那麼所有人傳遞的都將是抱怨、憤怒;當一個充滿了正力量的人毫不猶豫地站出來的時候,其他人受到感染和影響,就會自動地向他靠攏,以此來對抗負麵力量。當正麵力量不斷壯大之後,負麵力量就會消退,就像第六天的時候,學員們不再抱怨,而是積極地行動並帶動其他人。

情緒的傳遞會帶動能量的形成。你觸摸到的是正麵的力量,就會樂觀、向上、積極;如果所感知的都是負麵的力量,就會消極、墮落、冷漠。每個人都是一塊磁鐵,我們能夠把那些與我們具有相同頻率的人、事、物、思想吸引到生活中來。此時,宇宙更像一麵鏡子,能夠將我們發射出去的能量反饋回來。我們不用通過任何真實的努力就可以吸引到所想的事情,就像一塊從來不用“努力”就能夠吸引金屬的磁鐵。

◎拒絕抱怨,讓自己站在能量層級的最頂端

抱怨在我們的生活中,就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多。幾乎每一個人都在抱怨,大人小孩都是如此。小學生因沒有按時完成作業,抱怨老師布置的任務太多;年輕的司機發生交通事故後,抱怨路況太差;失戀的人抱怨戀人無情;球隊輸於技術,隊員卻抱怨教練水平低……這些都是顯性的抱怨。更多隱性的抱怨,則潛藏在諸如“你到底想幹什麼?”“你為什麼這樣做?”等異常尖刻的問題中。

習慣性的抱怨會帶來一係列能量較低的負麵的情緒,比如羞愧、憤怒、失落等,你的心靈能量也會隨之下降。想要提升心靈能量,站在金字塔能量層級的頂端,就必須拒絕抱怨。

很多朋友向我抱怨說,其實他們也不想抱怨,這個我非常理解。每一個人都不想抱怨,隻是麵對出人意料的現實,我們通常會習慣性地表達不滿和發泄憤怒,抱怨也就隨之產生了。我們把抱怨的理由看得合情合理,以致無法遠離抱怨,根本原因,則是大家沒有認清抱怨的實質。

抱怨從本質上說是情緒自我投射的突出反映。每個人的麵相總是反射給他自己,他所有察覺到的外在自我,都是內在某個特質的外在反應,這就是投射。我們在其他人身上看到的每一樣東西,都是自己一部分的投射。我們的抱怨,其實就是將自己壞的一麵投射到他人身上,並假定那是他們的內在,而否定這其實是自己的內在。

我們在抱怨時,總是在說這些話:“你怎樣怎樣”或“他怎麼怎麼樣”,這正是你投射自己某樣東西到其他人身上。比如,當你說“你真煩人”時,其實你是將自己煩人的一麵投射到對方身上,並認為煩人是他的內在。與此同時,你假定對方與自己有同樣的感覺,但對方往往與你的感覺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