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到了投射原理,我們就能明白,抱怨其實是一種自我批評。當你說“你沒有幽默感”時,很可能是因為自己的內在缺乏幽默感,或者對方沒有與你以相同的方式來看世界而已,他可能有極好的幽默感,你這是在批評自己。
我的一個學員曾經向我抱怨,他的女朋友經常告訴他:“你不知道如何去愛,根本就不知道!”這讓他既苦惱又憤怒,因為他感到女朋友是在鄙視和羞辱他。
我沒有直接指導他如何去愛對方,而是向他解釋“投射法則”,使這個年輕的男孩認清他的女朋友所說的,其實是她自己的某一個部分,與他可能沒有任何關係。
而後,我們又探討了如何引導對方學會表達愛的方法。後來,這個學員興奮地在電話裏對我說,他的女友已經減少了抱怨,他們的關係也比以前親密了很多。
聰明的讀者不僅能從我學生的例子裏看到終止他人抱怨的方法,也能領悟出自己該如何減少抱怨。拒絕抱怨,提升心靈層麵的能量,就要觀察自己的投射,在自己身上下功夫,把自己美好的一麵投射到他人身上。
很多人沒能觀察到自己的投射,一方麵,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投射的存在,另一方麵,則是因為他們不習慣承擔責任。我們身邊絕大多數人根本不知道他們抱怨的特質。實際上,這種負能量就潛伏在他們的內在。人在吵架時最有可能意識到投射的存在,因為兩個人相互咆哮,指責對方,內心卻能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憤怒和恐懼。不過,大多數情況下,人們總是“五十步笑百步”,沒有看到自身的錯誤,反而看到了其他人全身的“錯誤”。
比如父母抱怨說,孩子真難纏。他們將自己的不好相處投射到子女身上,認定孩子的不合群與自己完全無關。這樣,就把屬於自己那一部分的責任全部推掉了。甚至那些有著高度經驗與客觀性的專業人士,也經常帶著有色眼鏡看待問題。他們不能做到從一個全然客觀的位置來觀察投射,而無法終止抱怨。
我經常聽到不少國內大學的教授對我抱怨,大學生的思想淺薄,不努力,無法承擔社會責任。其實問題不完全出在學生的身上,教授的抱怨正好說明了他本身的思想也不深刻,同時也沒有盡到他作為導師的責任。
從現在開始起,做好承擔責任的準備。當我們抱怨“他真的很懦弱”“所有的女人都是喋喋不休的”“小孩的學習不認真”時,直接將其翻譯成:“我很懦弱”“我有時候很喜歡閑聊”“我發現我學習也不專心”,並承擔起任何屬於你的部分責任。
在承擔責任的同時,不斷發掘自己的美好,把自己美麗、仁慈、有力量與傑出的部分投射到他人身上。越是能發現他人的美好特質,越說明你內在也有同樣的品質,否則不會看到那一品質。
母親疼愛自己的嬰兒,不斷告訴嬰兒他是多麼地美麗與可愛,正說明她投射了美好的內在,點亮了母子兩人。一對熱戀的情侶,各自向彼此投射內在的美好,愛的光芒擴大然後反映到另一個人身上,兩人同時體驗著幸福。
學會承擔責任,不斷投射美好,身體中的正能量就會得到無限擴散,而負能量會被驅逐,如果人人都能夠懂得控製情緒的能量,我們將會營造出一個不抱怨的世界。
◎讓宇宙幫你實現“決定”
“你的思想中產生一個想法,越來越強烈,你迫切地渴望得到它、實現它,甚至難以入睡。你的能量粒子以以太的形式向宇宙中發出信號,你的所有振動粒子都開始向目標信號靠近。宇宙接收到你的‘意識決定’,並幫你完成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