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庭院深深青梅竹馬 孤篩寂寂流水高山(2 / 3)

英宗在書屋裏玩得厭倦了,又跑到後宮去玩,那些十來歲的小宮女和小太監都是英宗的夥伴。一般宮女太監本是鄉間來的,把鄉間小孩子的玩意兒一齊搬了出來,什麼捉迷藏、捉盲、打羅漢、翻金剛、跳八仙、跳龍、捕仙人之類,英宗有了這些夥伴,自然越發玩得高興了。

那時小宮女中,有一個叫錢秀珠,一個叫馬雪珍。秀珠是錢塘人,年齡和英宗相仿佛;雪珍為淮揚人,已有十一歲了。這兩人都生得天真爛漫的,又是桃腮粉臉。英宗最喜和雪珍、秀珠玩耍,三個人常在一起拍球鬥草,沒有一樣不玩到了。英宗的兩個保姆、四個保護的內監、四個看護的宮人雖然隨在後麵,英宗不願意他們來護持。有時英宗去爬在八角亭上,秀珠、雪珍在下麵拍手笑著,還把帶兒拋上去嚇著他,驚得那保姆太監麵色如土,慌忙去把英宗抱下來,要待責罵雪珍和秀珠,英宗便來護著兩人,不許保姆多說話。秀珠又教英宗燃放鞭炮玩耍,鄉間的玩童們往往把小鞭炮燃著拋在瓦甕裏,乒乒乓乓地很覺好聽,英宗令內監去辦了大鞭炮來,燃著擲在甕內,蓋上了木板,自己和秀球雪珍去立在木板上麵,轟然的一響,鞭炮把甕震開,三個人一齊從甕上直跌下來,慌得保護的太監忙過來扶持不迭。再瞧英宗的額上,已跌起一個鵝卵塊了。那保護太監便去埋怨辦鞭炮的宮監,英宗卻一點也不覺痛,隻對著秀珠雪珍癡笑。那許多內監宮人見了這頑皮的小皇帝,又不敢得罪,更不好不與他鬧玩,真是弄得人人害怕了。

然英宗也有時玩得困倦了,和雪珍秀珠兩人去坐在草地上講些無意識的說話,秀珠比雪珍來得聰明,又捏造些童話故事出來說給英宗聽,把個英宗聽得嘻開了嘴,瞪著兩隻小眼珠兒,眼不轉睛地瞧著秀珠的臉兒。看她小嘴裏一句句地吐出來,說到奇異或是好笑的地方,引得英宗直跳起來,有時竟笑得打跌了,順手摟住了雪珍,兩人並倒在草地上嘻嘻地笑著。後來秀珠的童話把英宗聽出了味兒來,竟不大頑皮了。一到散了講席,便拉著秀珠雪珍兩人去講那童話故事,又強著雪珍也講給他聽,雪珍因自幼沒有姊妹的,不曾有什麼故事聽見過,英宗一時迫著她講故事,雪珍搜索枯腸,終想不出什麼來,就是勉強講出一兩個故事來,也不及秀珠講的好聽。英宗以是越喜歡秀珠,漸漸把雪珍冷落起來。

雪珍心下著了忙,便私下和宮人們去商量。有幾個乖覺的宮人,對雪珍說道:“西院裏的王公公,他肚子裏的故事很是不少,你隻去哀求著,他若肯教你時那就好了。”雪珍見說,真個去向王太監懇求著,要他教些童話故事,便王公公長、王公公短地叫個王太監心軟起來,把雪珍的小臉兒輕輕地捧住親了個嘴道:“你要了這些故事去講給誰聽?”雪珍便老實說了,是講給小皇帝聽了。王太監記在心裏,隻隨口教了雪珍幾段故事,雪珍歡歡喜喜地去了。

第二天,雪珍又來王太監處請教,王太監卻打迭起精神,把有趣味的兒童故事搬出來講給雪珍聽,雪珍又去轉傳給英宗。英宗本來是很穎慧的,他往日見雪珍不會講什麼故事的,如今忽然口若懸河地滔滔不絕,比會講的秀珠更講得好聽了,知道她一定有人在背後教她,於是等雪珍講完了,英宗便問雪珍:“這些故事是誰教的?”雪珍不知王太監的用意,老實把王太監說了出來,英宗立刻喚內監去傳王太監。不一會王太監來了,英宗叫他講那童話,王太監便把最好聽的神怪故事說給英宗聽,又加上些笑話在裏麵,仗著他的蓮花妙舌,真說得天花亂墜,聽得英宗張口結舌,津津有味。王太監講完了一段,英宗催著他再講一段,這樣接一連二地講著,英宗聽得茶飯也無心了,隻聽著王太監講故事。從此以後,秀珠雪珍的童話英宗也不要聽了,一天到晚要王太監講。

那王太監原是內侍王充的假子,本姓咚氏,自幼便是天閹,因跟隨著王充,也就冒姓為王,小名阿振。進宮之後才改名王振。這王振的為人,有小才又多機詐,善能侍人的聲笑。在宣宗的時候,王振不甚得寵,心上常常鬱鬱不樂。現在聞得英宗稚年好嬉,想弄些事出來去博英宗的歡心,以便將來英宗親政時,自己可借此出頭。但是要使小孩子喜歡,倒比成人的難弄,講到把脅肩餡笑的手段,去施在孩子身上,完全是無益的。又不能用美色去獻媚,王振思來想去,終轉不出什麼念頭。一天,小宮人雪珍要他來教童話,王振探了雪珍的口氣,知道英宗喜聽人講兒童故事,王振便心裏一打算,將最好聽的童話教給雪珍,他料定英宗必要盤究根底,那雪珍是個小女兒家,懂得什麼進出,當然把他舉出來,那時還怕英宗不來求教他呀?既有了這個機會,第一步門檻算已踏進的了。王振似這樣的想著,果一一如他的心願,而且英宗聽了他所講的種種故事,覺得較秀珠所講的更是好聽,竟和王振寸步不離,天天在一塊兒,比吃乳孩子見了保姆還要親熱。

王振見英宗這般愛聽童話,就找些神話來講給英宗聽,道“從前孫悟空保他師父往西天取經,路過那子母河時,忽然來了一頭馬首龍身的怪物,將他師徒四人攔住去路,孫悟空察它的形狀,不似噬人的,便走上去叫它讓路,那怪物隻是鳴嗚地叫著,也好像在那裏說著話,悟空聽不懂它,喚豬八戒、沙和尚去聽,兩人聽了半晌,更是莫名奇妙。悟空沒法,隻得請師傅上去,聽聽也是不明白。急得孫悟空抓耳揉腮,不住地在雲端打轉。後來,被他想起了懂得鳥語的公冶長來,那公冶長有個親弟弟叫作公冶短,卻是懂得百獸的說話,公冶長住在前山,公冶短和他隔一個山頭,便住在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