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1)(2 / 3)

雖然毛玠為國家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但也因此得罪了很多人。那些因為他不得升職的人恨得他是咬牙切齒的,都巴望著他哪天暴病身亡,大家好喝慶功酒。但等人死亡是件很不靠譜的事情,要整倒他隻有找機會。不久,機會來了。朝廷要進行機構改革,計劃撤並一些多餘的部門,分流富餘人員。許多人因此看到了勝利的曙光,一起發力向曹操建議說:“西曹為上,東曹為次,丞相,您應該分清主次,還是撤銷東曹吧。”

曹操是何等機靈,他當然知道其中的隱情,何況他本身就是厚黑學的高手,還看不出那這幫人心中的小九九?於是曹操發話了:“日出於東,月盛於東,凡人言方,亦複先東,何以省東曹?”一句話,要撤也隻能撤西曹,什麼時候輪到東曹了?

為了表達自己對毛玠的欣賞,曹操平定柳城,分賞戰利品時,特意把古人用過的素屏風和素憑幾賞給毛玠,以資鼓勵。等曹操被封為魏王的時候,毛玠也跟著當了尚書仆射,還是幹老本行,負責人事考察、選拔。

前麵我說過,東漢官員的薪水是比較袖珍的,縣處級幹部的月薪折合人民幣也不過三四千元,曹魏時代雖然不通行五銖錢,改為發放實物,薪水估計也沒什麼大的變化。所以,中層以下領導幹部如果不搞點兒灰色收入,是難以養家糊口的。而毛玠雖然是組織部裏說話算數的幹部,實際權力也很大,但行政級別卻比較低(他先是東曹掾,秩比四百石,相當於現在的科級幹部;後來幹到尚書仆射,秩比六百石,相當於現在的縣處級幹部),薪水自然也很低。所以,對毛玠這樣的廉潔自律分子而言,要想衣著光鮮、生活體麵是很不容易的,好在毛玠並不貪圖這些。

毛玠不但清正廉潔,還是個道德模範。雖然家境不富裕,但他還是收養了哥哥的兩個兒子,還時常給窮人捐款捐物,所以,家裏真是窮得叮當響。家人穿不起綾羅綢緞,就穿粗布衣裳;大魚大肉肯定是吃不起了,餐桌上基本是主打綠色蔬菜,生活很環保、很低碳。

但如果你以為毛玠凡事都是一是一,二是二,那你就錯了,他也有很圓滑的時候,比如在曹操的繼承人問題上。當時曹操雖然還沒有確定太子,但他很喜歡曹植,有心立曹植為自己的繼承人。毛玠察覺後,一邊機敏地說這是曹操的家事,自己不應該過問,但又很委婉地勸誡曹操應該吸取袁紹不分嫡庶,導致內部不和、家破人亡的教訓,他相信以曹操的聰明才智能夠明白自己的意思。後來,當許多大臣在一起討論此事時,聰明的毛玠就借口上廁所避免發表言論。這種事他不想介入太深,萬一不小心站錯隊,後果是很嚴重的。

這樣一個該堅持原則時堅持原則,該糊塗時糊塗的聰明人,按理說應該在官場上一路凱歌高奏才對,但官場就是那樣複雜,你沒有缺點就是最大的缺點,這樣的人往往是走不遠的,因為別人不能容忍你出淤泥而不染。最終,一個小小的失誤讓毛玠吃盡苦頭。

毛玠的失誤來自於他的親密戰友崔琰。崔琰是個有個性、有缺點的人,因為不受曹操待見被賜死。作為同事,毛玠真的很傷心。毛玠的反應讓那些對他恨之入骨的人很高興,因為崔琰是曹操賜死的,在他們看來,領導作出的決定,做下屬的應該完全擁護和支持才對,毛玠那麼傷心,這不是成心和領導過不去嗎?前次沒有整倒你,這次咱們接著玩兒。於是,有人趁機向曹操打小報告:“毛玠外出看到崔琰的家屬被官府收為奴婢,心裏不痛快,居然說老天長期不下雨,原因大概就在這裏。”

這裏需要說明一下,古時候人們的科技知識有限,往往把一些極端的天氣現象歸咎於統治者,認為一定是統治者幹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惹老天爺發怒所致。因此,曹操聽了這些讒言後很生氣,心想:毛玠啊毛玠,我一向看重你,沒想到你竟然和我唱對台戲。身為國家的高級領導幹部,居然說出如此沒原則的話,你的立場哪裏去了!

其實,曹操如果冷靜下來仔細查證的話,一定能發現這是有人在造謠,但曹操這次火氣實在很旺,想也沒想,直接下令把毛玠逮捕下獄。盡管毛玠拚命為自己辯護,但曹操還是打算治他的罪,幸虧桓階、和洽出麵營救,毛玠才重獲自由。

我一直認為這件事疑點重重,且不要說毛玠說沒說過這樣不合時宜的話,即使說過,以他以前的功勞和貢獻,不至於獲罪啊,何況曹操是非常信任他的。想了半天,我終於明白了,他之所以下獄,是因為曹操已經不大信任他了。為什麼不信任?因為工作理念不同了。要知道,曹操的用人標準是唯才是舉,也就是說隻要你有才,平時犯點兒小錯不要緊,名聲不好也不要緊,隻要能幹,能出工作業績就行。但毛玠和崔琰主持人事考核工作時,采用的標準卻是任人唯賢,這就違背領導意圖了。誠然,這樣可以選出一批道德水準很高的官員,但道德水準很高的人不一定能幹,而且一些有真材實料但名聲差點兒的人就沒有用武之地了。所以,毛玠得罪了一大批人後,曹操也開始對他的工作方式有意見了,正好出了這檔子事情,就把他抓進去讓他深刻反省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