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兗州,禍起蕭牆(2)(1 / 3)

這時,夏侯惇手下一個叫韓浩的將領站出來,對那些綁架者說:“你以為你們劫持一個將軍我們就會手下留情嗎?我奉令行事,怎麼還會在乎這些?”說完,立即發起攻擊。綁架者一見對方並不害怕自己傷害人質,一時沒了主意,四下逃散。最終夏侯惇得救了,綁架者也全部伏法。

後來,曹操得知事情的經過,對韓浩的做法非常滿意。他下令說,以後再有類似事情發生,不必因為顧慮人質安全而畏首畏尾,一律首先攻擊綁架者,不讓敵人心存僥幸。一句話,就是利益第一。曹操的命令雖說缺乏人情味兒,但效果卻很好。據說,該命令頒發後,效果還不錯,綁架事件真的少了不少。

對於荀彧而言,兗州的局勢岌岌可危。本來控製在自己手裏的地盤有四塊,但濮陽被呂布占據後,就隻剩下鄄城、範縣和東阿三塊了。而曹操遠在徐州,遠水不解近渴,當務之急是穩住這三塊地盤。如果連這三塊地盤都丟了,曹操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了。鄄城有自己和夏侯惇,守住應該不成問題,但其他兩個縣力量單薄,隨時有丟失的危險。

這時,又有傳言說陳宮帶兵自取東阿,又派手下一個叫氾嶷的人攻打範縣,派誰去範縣好呢?作為曹操的首席謀士,荀彧在關鍵時刻展示了自己傑出的指揮才能,他派出了程昱。之所以選程昱,不僅因為程昱是本地人,在當地很吃得開,更重要的是,在曹操的陣營裏,程昱可算是一位傳奇人物,不僅智勇雙全,而且有膽有識。

程昱,兗州東郡東阿(今山東聊城東阿)人,早在黃巾軍起義初期就表現出了過人的才能。中平元年,他們縣裏的秘書長(縣丞)王度起兵響應張角。自己人來這麼一手,嚇得縣令也棄城逃跑。但王度這個家夥似乎腦袋有點兒問題,居然燒掉了縣裏的糧倉,弄得自己吃飯都成問題,隻好跑到城外搞野炊。

這時候的程昱雖然沒什麼官方身份,卻是當地的名人,縣裏的許多人都要買他的賬。當他打探到王度的這一重要情報後,便對縣裏另外一個實力派薛房說:“王度跑出城了,我們何不找回失蹤的縣令,然後組織人馬打回去,重新奪取縣城?”

程昱的想法極有可行性,薛房也支持,可縣裏的官吏、老百姓卻不肯聽從。程昱無奈歎道:“愚民不可共計大事。”歎息完畢,他還是決心按自己的意誌行事。為了讓大家配合,他故意派幾個人上山舉旗,而山下的薛房則大喊:“強盜來了,強盜來了。”六神無主的群眾隻好讓程昱找回縣令,大家共同守城。饑寒交迫的王度這時才反應過來,帶人來攻打縣城,卻被程昱瞅鑽了空子,遭到迎頭痛擊。

初平年間,程昱的才幹得到了領導層的賞識,連兗州牧劉岱也知其有才,準備請他出山。可程昱死活不給領導麵子,硬是沒答應。雖然沒答應給領導打工,可他還是為劉岱出了不少好主意。

前文說過,公孫瓚和袁紹一開始的關係是比較好的,劉岱是他們共同的朋友。袁紹剛剛奪取的冀州,位置坐得還不安穩時,把妻兒留在了劉岱的領地,而公孫瓚也派遣手下的從事範方帶兵幫助劉岱鎮守兗州。可沒過多久,公孫瓚和袁紹便鬧僵了,兩人打了起來。一開始公孫瓚的運氣很不錯,打得很順手,他便派人找到劉岱,讓他交出袁紹的家屬,並讓他和袁紹劃清界限。同時他又對範方說:“如果劉岱不和袁紹劃清界限,那你們就和劉岱劃清界限——撤軍,由此引發的一切後果皆由劉岱自己負責。”他的意思很明白:你不識相,我連你一塊兒收拾。

這讓劉岱很為難,他兩邊都不想得罪,因為兩邊都是大爺,都惹不起啊。劉岱原本想做多項選擇的,可公孫瓚隻讓他做單項選擇。如果選錯了合作夥伴,站錯了隊,後果會很嚴重的。

見劉岱拿不定主意,手下人就勸劉岱請程昱過來谘詢一下,他雖然沒什麼官銜,但肚裏有的是墨水,而且鬼點子多。於是,劉岱恭恭敬敬地請程昱來當顧問。程昱聽了劉岱的敘述後,不慌不忙地說:“雖然將軍和袁紹、公孫瓚的關係都不錯,但袁紹在冀州,離我們更近,是我們的鄰居;而公孫瓚在幽州,隻相當於遠房親戚。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所以將軍無論如何都不能得罪袁紹這位大爺。雖然公孫瓚現在得意一時,但依我看他最終並不是袁紹的對手,如果將軍眼光不放長遠一點,屈從了他,將來必然是要失敗的。”真是一語點醒夢中人,劉岱點頭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