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陶謙臨終讓徐州(2)(2 / 2)

這年月,世風日下,什麼都靠不住了,隻有靠自己了。為了增強自己的競爭實力,陶謙決定改變策略,化敵為友。據《後漢書》記載,當時的朝廷仍被李傕等人把持著,陶謙於是派人到長安,名義上是看望皇帝,實際上是想和李傕等人修複破損的關係。

陶謙主動討好自己,四麵楚歌的李傕沒理由不答應,於是他封陶謙為徐州牧(也有人認為陶謙的徐州牧是董卓給的)、安東將軍、溧陽侯。但陶謙明白,李傕給的官銜再多也是空的,要想得實惠,還得自己動手。

初平四年五月,徐州下邳人闕宣帶著幾千人造反。這年月不太平,想吃造反飯的人很多,地盤還沒打下幾個,就敢自稱皇帝的人也不在少數(如被孫堅鎮壓的會稽人許昌就自稱陽明皇帝、被劉虞瓦解的張舉也曾經稱帝),殊不知,造反當皇帝雖然風光,但風險也極大,不砍死人家,就是被人家砍死。

闕宣決心以張角等猛人為光輝榜樣,把造反事業做強做大,但他比較倒黴,因為他的對手是陶謙。根據史書記載,陶謙先是客客氣氣地和闕宣講和,然後邀請他一起去打兗州,並許諾平分戰利品。

陶謙之所以要打兗州,是因為曹操是他的敵人,自己曾經挨過他的打,而那時曹操剛和袁術打完仗,還沒緩過勁來,這樣大好的機會,陶謙當然不能錯過。

這個闕宣雖然有當皇帝的勇氣,卻沒什麼城府,經陶謙這麼一忽悠,腦袋就開始犯暈,隨即帶著人馬和陶謙一起發兵攻擊兗州,攻占了華縣和費(音同密)縣,掠奪了任城。取勝後,陶謙卻突然變臉,殺掉了闕宣,並趁機兼並了他的隊伍。

夠狠吧,這還不算,還有更狠的,陶謙竟然殺掉了曹操的父親曹嵩。原來,曹嵩運氣實在不夠好,187年花大價錢買個太尉,第二年的四月就下崗了。之後董卓來了,曹操要忙於起兵,京師是沒法待下去了,但他又不願隨軍,隻好輾轉回到老家譙縣。後來兵亂來襲,待在老家也沒有安全感了,他便來到徐州的琅玡郡(今山東臨沂)避難。曹操考慮到自己與陶謙的敵對關係,就打算將曹嵩接到兗州,並派遣泰山郡的太守應劭前去接應。沒想到就在這個當口,父親出事了。

關於曹嵩的死,曆史上有很多種版本,包括死的時間、凶手是誰、怎麼死的都無定論。《吳書》上說曹嵩看到世道不太平,前去投靠曹操,仁慈無比的陶謙立即派兵護送。由於曹嵩太會撈金,自己積攢多年的腐敗成果加起來居然裝了一百多輛車。來到華縣、費縣之間時,陶謙的手下張愷見財起意,將曹嵩殺死,搶奪了財物,然後逃到淮南去了。曹操因此歸罪於陶謙,興兵討伐。《後漢書·陶謙傳》上說,曹嵩來到琅玡郡避難,陶謙有一個部將駐守在陰平,其手下的士兵眼饞曹嵩的財物,就把曹嵩殺害了。

以上兩種說法的共同之處都在說明大貪汙犯曹嵩之死與陶謙無關,但我認為這兩種說法是很不靠譜的。相對而言,還是《三國誌·武帝紀》、《後漢書·應劭傳》、《後漢書·曹嵩傳》及《魏晉世語》的記錄更可靠一些。

讓我們借著史料還原一下曆史吧:曹嵩來到琅玡郡避難,但讓父親大人待在這種危險的地方曹操當然放心不下了,於是他派泰山郡太守應劭接父親大人到自己的地盤兗州,享幾天清福。但不知怎麼的,這一消息卻被死對頭陶謙得知了。曹嵩來到泰山郡的華縣時,應劭還沒有到達,而陶謙卻秘密派遣數千騎兵突然趕到。曹嵩以為這是接應自己的部隊,自然滿心歡喜,毫無防備(當然,即使有準備也沒用)。陶謙的人倒也不客氣,先殺死了曹操的弟弟曹德。曹嵩一看大事不好,立即從後院逃跑。後院有條牆縫,曹嵩讓自己的小妾先鑽出去,但小妾身體非常豐滿,堵在縫裏怎麼也鑽不出去。曹嵩情急之下,隻好轉身跑到廁所裏躲起來,結果被搜出來殺掉了。這是一次血腥的殺戮,曹嵩一家老小全部死於非命,無一幸免。後來,應劭趕到了,看到滿地的血汙,知道無法回去交差,便索性棄官逃到袁紹那裏去了。

關於曹嵩是怎麼死的問題解決了,但還有一個問題無法定論,那就是曹嵩是哪一年遇害的。關於這個問題,《三國誌·武帝紀》上說是興平元年(194年),《資治通鑒》上說是初平四年(193年)六月,其餘的史書則語焉不詳。

曹嵩之死,我相信《三國誌》所說的是陶謙所為,因為陶謙有作案的動機,但陳壽認為作案時間發生在興平元年,我卻不信,我更傾向於《資治通鑒》所說的初平四年。《三國誌》持的是親曹魏立場。曹嵩死後,曹操發動複仇之戰,大肆屠城,如果把曹嵩的死期挪後一年,就可以為曹操開脫屠城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