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說,連民間的盜墓人士都拜曹操為祖師爺了,因此最他有冠軍相,其實不然。若依成績和影響力而言,這頂桂冠並不應該送給曹操,董卓在這一領域才更具開拓創新、銳意進取的精神,其驕人的成績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當然曹操也牛,可遺憾的是,他盜的墓雖然多,但檔次太低,多是些一般的古墓,最大牌的也不過是那些藩王墓。
董卓盜墓是很講原則的,不上檔次的墓他根本瞧不上眼,他專門光顧那些漢朝舊臣的墓,什麼三公九卿、文武百官的墓,地位越高越好,名氣越大越好,因為按一般規律,財富和地位總是成正比的,所以,隻要是他能找得著的,統統搜刮一番——你們想在地下守著一大堆寶貝睡覺,沒門!
當然,如果隻是盜取高官的墓,董卓就不會在盜墓史上留下驚人的一筆了,他最鍾情的還是皇帝墓。他雖然沒有設立“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這樣的權威“文物管理部門”,但他卻是真正的盜墓狂人,東西兩漢的皇帝陵墓,他都有濃厚的興趣,且基本都動過。
漢獻帝被迫遷居長安,前腳剛走,他後腳就迫不及待地布置工作挖人祖墳了。他這麼幹實在是太過缺德。不過,他董卓心目中根本就沒有“德”這個字。基於對此次盜墓工作的高度重視,他還派出自己的幹兒子呂布作為前線總指揮,主抓這項浩大的淘金工程,真正做到了“肥水不流外人田”。
問:“皇帝還在,就挖人祖墳,沒人阻止嗎?”
答:“皇帝還小,阻止不了,別人也不可能阻止得了。朝廷都是董卓的了,別說是盜皇帝的祖墳,就是董卓要當皇帝也沒人阻止得了啊。”
東漢皇帝葬在洛陽、孟津一帶,西漢皇帝葬在關中一帶,而董卓盜墓是從洛陽一帶的東漢皇帝陵墓開始,嚐到甜頭後,由東向西又把業務擴展至關中地區。
初平元年,董卓將罪惡之手伸向了漢武帝劉徹的陵墓——茂陵。和以前一樣,像盜墓這樣的體力活他是不會親自動手的,交給手下人辦理就行。和以往一樣,這次他仍然把重任交給呂布負責。
茂陵,建於公元前139年,完工於公元前87年,前後共曆時52年。它是漢代帝王陵墓中規模最大、修造時間最長、陪葬品最豐富的一座,其規模已經能與秦始皇陵媲美,被西方的史學家稱為“中國的金字塔”。
當初漢武帝為自己死後能過得更加舒服,不惜血本從全國征集數萬名能工巧匠。工程浩大不說,還使勁地往裏砸錢,西漢每年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都被投放在了這一工程上。他這麼做的目的就一個:既然做了,就要做最好!
而事實的確如此。雖然茂陵的陪葬品有什麼、有多少,咱不知道,但據史料記載,漢武帝他老人家下葬時,陪葬的寶貝多得塞不下。下葬後,光負責守衛皇陵的衛士以及清潔衛生的勤雜人員就有五千人!
其實,在董卓下手之前,已經有人捷足先登了——漢光武帝建武二年(公元26年),赤眉軍退走長安。行軍途中,因被西漢皇陵的氣派所吸引,他們先是進入了漢高祖的長陵,接著又饒有興趣地進入漢武帝的茂陵。
有人會問:“被赤眉軍光顧後的茂陵還能有多少油水?”回答是有!而且油水還多得很!別的不說,看一下曆史記載就清楚了,赤眉軍掃蕩茂陵後,陵中物仍不能減半。真讓人不得不感歎:漢武帝,你怎麼這麼有錢啊!
呂布帶大部隊來光顧茂陵,裏麵的珠寶把他的眼睛都照亮了,他自然不會客氣。據野史上說,董卓在斬獲大批戰利品的同時,還意外收獲一卷黃絹,上書“千裏草,何青青,十日子,不得生”。如果大家有興趣把董卓的名字做個拆字遊戲,恰恰就是“千裏草”、“十日子”。這句話合起來就是詛咒董卓不得好死!氣得董卓竟然想把昔日風光無比的漢武大帝拉出來搞日光浴(暴屍)。幸虧大學問家蔡邕出麵勸阻,方才作罷。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董卓當初還是皇陵的保護神呢。中平二年,韓遂、邊章入侵三輔地區,威脅西漢皇陵的安全,漢靈帝劉宏還專門派董卓和張溫一起去保護皇陵。誰能想到,短短幾年,當初那個勇敢、可愛的保護神已經變成了十惡不赦的竊國大盜,一邊拿著老板的工資,一邊開口向老板索取保護費了。
皇帝還在眼皮底下,就挖人祖墳,這不是明擺著欺負人家娘家無人嗎?真是缺八輩子徳了。
漢獻帝遷都長安後,董卓自己帶兵留守洛陽,住在皇家花園的畢圭苑中。他派部將徐榮到洛陽東麵的滎陽一帶抵禦關東聯軍。
自從袁紹的親屬被董卓誅滅以後,同情他的人越來越多,關東聯軍也越來強大了,加強對他們的防備總是應該的。但令董卓大感意外的是,關東聯軍方麵人馬也到齊了,會也開了,口號也喊了,領導班子也經選舉產生了,卻一直沒有多大動靜,他們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麼藥?
各諸侯都在玩深沉、玩謙虛。但不該謙虛的時候謙虛就是虛偽。這時,終於有英雄挺身而出了,這個人就是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