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曹操,亂世出梟雄(5)(2 / 3)

在王國裏,真正說話算數的長官是相,其地位、權力和郡太守是一樣的,而濟南相就是濟南國的行政長官。曹操到任的時候,濟南國已經是烏煙瘴氣,國將不國了。具體說來該國有兩大流行病症:一是貪官多,二是祠廟多。

濟南國下轄十個縣,貪官縣縣有,普及率百分之百。而且這些貪官久經考驗,臉皮比城牆還厚,心比煤炭還黑,氣焰甚是囂張,往往連上級領導也不放在眼裏,誰也不敢管,誰也管不了。但不幸的是,這次他們的對手是曹操。

這位仁兄最痛恨的就是腐敗分子,尤其是經曆過黃巾戰亂以後更是如此。曹操發現,黃巾軍之所以要造反,那是因為生活沒著落,被逼無奈。進一步想,是誰在逼他們呢?除了天災,更多的是人禍。所謂的人禍,就是“人妖”當政,貪官汙吏橫行鄉裏,層層盤剝,老百姓身上能有幾兩油?貪官不除,國無寧日。見得越多,曹操就越是痛恨這些禍國殃民的腐敗分子。

對於新領導的反腐決心,手下人卻並不放在心上:這年月是官都在貪,全天下的同道中人多如牛毛,已經見怪不怪了。曆任領導也知道這種情況,不也拿我們毫無辦法嗎?你曹操對付得過來嗎?曹操以實際行動回答了他們——我來了,我行。

以前,在當小小的議郎時,他都敢向權貴開火,現在榮升為濟南國的父母官,有職、有責、有權,我的地盤我做主,那還客氣什麼呢?大顯身手的時候到了。

決心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曹操一到任,也不和那些貪官汙吏多廢話,調查完畢後,直接向上麵打報告,一口氣免去八個縣令、縣長的職務!看他這陣勢,完全是不給別人留後路,也不給自己留後路。

曹操一出手,貪官們就很受傷。落網的就不消說了,連那些漏網之魚也是惶惶不可終日,不知道哪一天厄運會降臨。不過他們倒是很自覺,見風向不對,立馬跑路。到哪裏去都可以,反正濟南國是沒法混了。

曹操奮勇出擊,濟南國的氣象頓時煥然一新,真正實現了“天下無賊”。

從此次事件不難看出,曹操已經掌握了高超的鬥爭技巧,他不再是以前那個蠻幹的憤青了,而是一個有膽有識、有勇有謀的反腐鬥士。

是這樣嗎?是的,他不是黨人,但比黨人更聰明。想當初,黨人和宦官死磕的時候,一見貪官必激動,一激動必殺人,既不講策略,也不講技巧。結果,貪官沒揪出幾個,本幫群眾反而被“人妖”揪出來給“哢嚓”掉了。

反貪成就斐然,曹操就開始了另一件同樣值得大書特書的工作——搗毀祠廟。別誤會,這個祠廟既不屬於道教,也不屬於佛教,而是專為祭奠死人修的廟宇。

在東漢,人們祭奠前人講究修祠廟,好像不修點建築物就不隆重似的,而濟南國的這種情況尤為突出。當地最漂亮的建築當屬祠廟,而最多的建築也是祠廟,竟然有六百多所。人們在祭祀的時候,往往吹吹打打好不熱鬧,不知道的人一定以為那是在舉辦文藝聯歡會!其實,舉辦這樣的活動,表達敬意是假,孝敬先人也是假,借機斂財才是真。這樣搞的結果就是,逝去的人似乎越來越風光,活著的人都越來越受累,也越來越窮困。

許多人也知道不能這麼折騰下去了,但風氣一旦形成,要扭轉談何容易?這一習俗從先人手裏傳下來已經好多年了,大家都當它是古董寶貝,你說扔就扔啊?但曹操就是曹操,他有一樣其他官員沒有的利器——決心。

有決心就有辦法。曹操果斷下令拆除一切祠廟,一個不留!此外,為了鞏固成果,他還下令對於膽敢頂風作案繼續搞祭祀活動的釘子戶嚴懲不貸!事實說明,欺軟怕硬是人的本性,在曹操的重拳出擊下,大家反倒規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