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經過曹操大刀闊斧、雷厲風行的整頓,濟南國的情況大為改觀,轄區政治清明,社會一派和諧景象。作為一個地方官,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取得如此成就,足矣。
但曹操不是一般人,取得階段性成功後,別人看到的是光環,而他卻敏銳地覺察出了危險——修理貪官固然痛快,但長此以往,迎接他的或許將是痛苦,因為他得罪的人實在太多了。別的不說,那些被他搞下課的縣官都有自己的關係網,有的還和朝廷的宦官沾親帶故,你打倒一個,就會得罪一片!
都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必然有一個偉大的女人,但對於曹操而言,把女人換成父親曹嵩才對。曹嵩雖然不是什麼賢臣,但對曹操而言,他絕對是世界上最好的父親、最好的靠山。士人雖然也是自己的靠山,但他們的力量畢竟太弱小,和宦官根本就不是一個重量級的;曹嵩雖然無門無派,卻有超級混功,多年屹立官場不倒。這也是曹操每次向貪汙腐敗開火時,放倒對手而自己卻有驚無險、毫發未損的真正原因。
現在,擺在曹操麵前的隻有兩條路:要麼與宦官同流合汙,以原則換取個人前途;要麼繼續疾惡如仇,與整個官場為敵。此時的曹操是真英雄、真漢子,讓他放棄原則,他辦不到;但如果繼續鬥爭下去,結果實在難以預科,說不定哪天自己一家被人黑掉都沒準兒。左思右想後,曹操決定急流勇退——中平元年,他辭去了濟南相的職務。
辭官後,朝廷對他說:“不幹濟南相,那就還幹老本行,當顧問(議郎)吧。”於是曹操又回到了中央。朝政如此腐敗,還顧什麼問!曹操第一次不安心本職工作了,他不再為國家積極獻言獻策,反而時常請病假,目的隻有一個——不想幹了。
雖然既不出工,也沒出力,但朝廷實在很看好他,不但不怪罪他,還打算人盡其才。中平二年,朝廷下文件外放他去當東郡太守,可令人大跌眼鏡的是,他卻不去。
在東漢,太守一職絕對是個肥差,早先實行郡、縣兩級管理的時候,它是最大的地方官,後來實行州、郡、縣三級管理體係後,太守依然享受省級領導幹部待遇。在平時,想當太守的人多得要擠破頭,漢靈帝也深知這一職位的受捧程度,在掛牌賣官的時候是把它當做一個搶手商品來對待的,其緊俏程度甚至超過了三公。但在曹操眼裏,肥差也好,苦差也罷,都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當然,他不會想到,東郡注定和他有緣,幾年後,當天下大亂之時,東郡會成為他發跡的第一塊根據地。當然,這是後話了。
未來太遙遠,而現實很殘酷,曹操似乎把一切全都看透了。中平二年,曹操主動炒老板魷魚,回了家,並在家鄉蓋了一座房子,過起了與世隔絕的日子。曹操選擇了退出,但在那個群雄稱霸的年代,真正看破紅塵的人能有幾人?東漢的不少士人是喜歡搞搞隱居,耍耍大牌的,除了個別人是真的隱居,多數人隻不過是在作秀、炒作而已。曹操雖然不是士人,但他決心向善於炒作的士人看齊。
隱居期間,曹操也沒閑著,他依舊很忙,忙著為自己充電,比如練習騎射,比如讀一些實用技術書籍——兵書。在讀書之餘,他還不忘寫點讀書筆記一類的東西,比如他對《孫子兵法》就做了注解。曹操是一個深謀遠慮的人,他做這一切的目的當然不是為了休閑娛樂,而是為複出做充分的準備。
總有一天,我會回來的!他在渴望這樣的機會,他在等待這樣的機會,而機會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