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曹操,亂世出梟雄(4)(2 / 2)

好在皇帝大人大量,沒和他計較。雖然這件事沒辦成,但絲毫不影響曹操的高昂鬥誌,他反而越挫越勇。兩年後的光和五年,曹操的戰鬥精神再次爆發,這次他將矛頭對準朝廷的兩個大人物——太尉許戫和司空張濟(不是董卓手下的那個同名人物)。

說來此事還和漢靈帝有關。都說漢靈帝是千年難遇的極品昏君,其實他在位時,也是幹過一點好事的。比如這一年的正月,漢靈帝一時心血來潮,決定開展一次係統的反腐肅貪行動——他下令對那些既沒什麼政績,口碑又差的地方領導幹部進行末位淘汰,統統罷免。

皇帝貪一點可以,你們也跟著貪,成何體統!漢靈帝這次是決心要好好整頓吏治的。為顯示其反腐敗的堅強決心,他把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交給了許戫和張濟這兩位總理級別的大領導,由他們親自主抓。

這次的任務其實很簡單,隻需要根據群眾意見(風謠)調查落實,然後順藤摸瓜、請君入甕,整個反腐工作就算完成了。但讓人氣破肚子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兩個大領導竟然連這麼點小事也辦砸了。

此時的東漢王朝早已汙濁不堪,宦官把持了朝政,宦官的親屬也跟著雞犬升天,霸占著地方要職,所以,皇帝派許戫和張濟去反貪,必然會損害宦官的利益。別看許戫和張濟是總理級的大領導,可膽子比老鼠還小,根本不敢動宦官一根汗毛。他們沒有勇氣完成任務倒也罷了,但更可惡的是,他們居然欣然接受了宦官的收買。

“你反貪可以,就是不能動我們的親屬!”這是宦官給出的底牌。俗話說“吃人嘴短,拿人手軟”。宦官爺爺下指示,兩位領導自然不敢違背,但皇帝大人布置的任務又不能不完成,否則,自己會死得很難看。怎麼辦?忽悠!反正皇帝經常被人忽悠,也不在乎這一次。

但再怎麼忽悠,也得抓幾個人來交差吧。這兩個官場老滑頭抓耳撓腮想了半天,總算想出一個解決之道——貪官是不能碰了,那就製造冤假錯案,弄幾個老實人來湊數——對於那些老少邊窮地方的地方官,凡是廉潔、愛民、能幹的,一律就地免職。

還是窮地方的人好欺負啊,這麼一陣風刮過去,一下子砸掉了26個人的飯碗,成就巨大啊。辦案領導很高興,宦官很高興,皇帝也很高興。

可他們高興得太早了,因為他們忽略了一個嚴肅的問題:砸人飯碗曆來都是遭人切齒痛恨的,你今天能莫名其妙地砸了人家飯碗,人家明天就敢莫名其妙地扒你家祖墳。小地方的人固然老實,但絕不好欺負,要想一下子折斷26根筷子都很費勁兒,何況是26個人。於是,26位下崗的難兄難弟團結起來向朝廷申辯,司徒陳耽則自告奮勇幫他們向皇帝叫屈。

皇帝好不容易做了點兒好事,這時興奮勁兒都還沒有過去,你現在居然說這是冤假錯案,要推倒重來,這不是打領導耳光嗎,誰理你?結果是該下崗的還是下崗,該逍遙法外的依然逍遙法外,一切都是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隻有陳耽的命運沒能照舊,由於他狗拿耗子管閑事,讓宦官很不高興,結果耗子沒拿住,自己成為落水狗——幾個月後被調整下崗,兩年後在獄中莫名其妙地死去。這就是宦官的能耐!

就在陳耽上書的那一年,全國自然災害不斷,於是迷信的漢靈帝下詔讓大家幫忙找一下原因。那時,人們掌握的科學知識有限,麵對極端天氣造成的災害,自然不會像現代人那樣往全球氣候變暖、環保不力等方麵去想的,而主要是反思到底是哪些人做了對不起組織、對不起人民、對不起上天的事情,然後趁機利用自然災害做政治文章 你攻擊我,我攻擊你,最後搞倒、搞臭一批人就算萬事大吉。

國家被“人妖”們搞成這副模樣,生氣的人很多,但有勇氣站出來的人很少。還是那句話,宦官實力太強,要向人家叫板是需要底氣的,而底氣是需要實力做後盾的。雖然有勇氣的人很少,但從來都是不缺的,這次充當鬥士的便是曹操。他勇敢地站了出來,嚴厲譴責攀附權貴的官員。盡管他隻是一個小小的議郎,但和權貴做鬥爭的精神頭比黨人有過之而無不及。

好在迷信的皇帝終於聽進去了曹操的話,於是把過去的冤案又推倒重來,該平反的平反,該上崗的上崗,該批評教育的批評教育(比如張濟),該下課的下課(比如許戫)。

一個議郎憑一己之力成功翻案,還扳倒了不可一世的三公,也算大獲全勝了!就在人們以為曹操會愈戰愈勇時,曹操卻收斂了自己的鋒芒,因為他發現經過這件事後,朝廷還是以前的朝廷,皇帝還是以前的皇帝,“人妖”還是以前的“人妖”,官員還是以前的官員,沒有絲毫的改變,甚至更為混亂。曹操意識到,江湖險惡,鬥爭固然是需要的,但保全自己更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