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漢不吃眼前虧,深知暴力哲學厲害的許劭終於開口了。不愧是業內大腕兒,金口一開,字字珠璣,且千古流傳:“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那意思是說,我看你這個人啊,在太平世道是一個賢臣;在混亂年月是一個奸雄。真正的酷評,可謂一針見血啊。
許劭先生一生為無數人看過麵相,做過鑒定,準確率有多少實在不好說,但我認為,這次是他看人最準的一次。要知道,那時的曹操還是個小青年,許劭先生僅憑肉眼觀察就能準確預測出此人的就業前景(能臣、奸雄),還能預測到遙遠的將來此人可能是個野心家,真是不簡單啊。相對而言,橋玄、何甬的眼光就差遠了,隻看到了曹操的優點,卻不知道世間的一切都是運動的,而人是會不斷變化的。
“不管是賢臣還是奸雄,都必須有本事才行啊,這樣看來,許劭還是很看好我的啊!”得到權威專家這麼一個寶貴的鑒定意見,雖然結果是五五開,曹操還是很滿足的,大喜而去。
當時的曹操並不是野心家,隻是一個熱血青年,他想當一個真正的好人,一個真正的好官,他很快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這一點。
20歲的時候,曹操被保舉為孝廉,這是他在官場邁出的第一步。正如許劭所說,如果在和平盛世,他絕對是個有料的人,成為一代名臣不是夢,但他不幸生在了亂世。許劭還說,亂世中的曹操是奸雄,亂世中的曹操也是治世之能臣。
在東漢,如果你被推舉為孝廉,一般是先入朝當郎官,幹上兩三年,在皇帝身邊混個臉熟,然後外放出去當地方官。如果在地方上表現好,再調回中央入朝為官。
曹操不是一般人,他的爺爺曹騰雖然掛掉了,但仍然活在人們心中;他的父親曹嵩一直在朝廷裏混,也是搞關係的高手。曹操要想上進,自然也得借點老一輩的光。不久,曹操入朝當上了郎官,之後經尚書右丞司馬防推薦,擔任洛陽北部尉。司馬防這個人不太有名,大家可能不知道,但對他的兒子一定非常熟悉,此人就是在三國後期呼風喚雨的人物司馬懿。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司馬防是看好曹操的,他的兒子司馬懿也是看好曹操的,不過,他更看好的是曹家的江山。
這是曹操第一次擔任實權職務,但他起初並不想幹,並不是他嫌官兒小,而是因為這個洛陽北部尉的確是一個燙手的山芋。在東漢,縣尉是縣官的副手之一,主要負責社會治安,大縣設兩名,小縣設一名,而洛陽作為京師,當時是國際化的大都會,分為東西南北四個部,每部設一尉,負責抓小偷、逮強盜這類的治安管理工作,地位相當於警察分局長。警察局長主管抓人審案,在任何時代都是個實權人物,但曹操擔任的這個洛陽北部尉就要另當別論了。洛陽是京畿重地,和現在一樣,不到京城你不會知道自己官兒小,隨便一竿子打下去就有可能打倒一大片廳局級高官,而且這些高官個個是大爺,背景深厚、脾氣火爆,實在不好惹,如果一不留神得罪他們,自己的烏紗帽怎麼丟的都不清楚。所以,這個洛陽北部尉實在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苦差事。
雖然曹操鍾情的是洛陽縣令,但命運往往就是這樣,並不是事事皆如人意,朝廷如此安排,不好幹也得幹,而且還得好好地幹。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曹操到任後,先將衙門重新裝修了一番,然後做了十多根五色大棒掛在大門口,反複聲明禁令:有犯禁者,皆棒殺之(誰膽敢違反,打死再說)!
曹操夠狠,但也有不怕狠的。似乎是上天有意要考驗一下曹操的決心,幾個月後,一條大魚自己撞上門來,那個人就是宮廷大紅人蹇(音同檢)碩的叔叔。他因違反宵禁令,深夜獨行時被逮了個正著。
蹇碩是小黃門,東漢的小黃門屬於高級宦官,能爬上這個位置,也算是宦官中的成功人士了。小黃門負責在皇帝和後宮之間跑腿,兩頭討好,兩頭吃香,是皇帝的心腹。除此之外,小黃門還有一項讓人眼饞的特權——受尚書事。照現在的話說,他們除了給皇帝跑腿,還在中央辦公廳兼職國務秘書,幫著起草中央文件(皇帝詔書)、處理國家大事,你說,這個位置要緊不?這個蹇碩由於在小黃門的位置上表現突出,後來還被提拔為西園八校尉之首的上軍校尉,連大將軍何進也得聽他使喚。
曹操雖然生長在宦官家庭,卻對宦官很不感冒——管他是皇親國戚,還是張三李四,打死再說!許多人以此為據,認為曹操具有依法辦事的精神,並由此推出曹操的治國理念是依法治國。其實,這純屬誤解。要知道,曹操這麼做差不多算是蠻幹了,蹇碩的叔叔違反了禁令是不假,但罪不至死啊;即使他罪該萬死,也不應該被曹操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