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先找到了何甬。何甬的專業特長就是觀察、評論人物。何甬的算命水平究竟如何不好說,反正名氣很大,群眾反映良好,在朝野很有口碑。於是,無數有誌青年不辭辛勞、千裏迢迢找到心目中的偶像,就想對他說句“大師,求求你,表揚我吧”。
很有名氣的算命先生何甬見到了很沒名氣的曹操,經過目視、提問、交談等一係列環節了解下來,不由得對曹操刮目相看,評論道:“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漢家就要滅亡,能夠安定天下的,隻有看這個人了)!”能得名家如此點評,曹操自然喜出望外。
其實,欣賞他的不止何甬一個,橋玄對他也是高看一眼。
橋玄,字公祖,梁國睢陽(今河南商丘)人。曆任縣功曹、國相、太守、司徒長史、將作大匠、度遼將軍、河南尹、少府、大鴻臚、司空、司徒、尚書令、太尉、太中大夫等職。光看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職務,就知道他是一個官場上的成功人士。從地方官到中央大員,從文職到武職,從虛職到實職,他都幹過,在宦官當道的年月,能做到如此程度實在很了不起。
俗話說“牛人常常有牛運”,事實也是如此。作為官場達人,橋玄是比較幸運的,不管他有什麼錯,哪怕被人踩倒,都能很快爬起來,拍拍塵土重新上崗。更絕的是,有次他犯罪,被派去城牆砌磚頭。按說,等他服刑完畢,他的政治生命也就完結了——一個勞改犯能有什麼好前途呢?可這個橋玄關係實在不一般,他前腳剛剛出獄,後腳就奔赴新的工作崗位去了——升任上穀太守。真是福星高照啊!
作為國家的高級領導幹部,橋玄除了認真幹好本職工作外,業餘時間還兼職給人算命(品評人物)。事實上,他做得最成功的不是當官,而是算命。雖然算命屬於封建迷信,是糊弄人的東西,但沒辦法,那年月人們買產品(包括政府聘請員工)都喜歡看包裝,都吃這一套,所以一直很流行。
高級幹部親自給人算命,影響力自然不低。這樣的名人,曹操當然不會放過結識的機會。他主動拜見橋玄,照例對他海闊天空地暢談了一番人生理想、天下大勢等高深莫測的問題,結果橋玄對這個小青年不由得刮目相看了。他像當今選秀評委點評自己堅決看好的選手一樣,給出了寶貴的專家鑒定意見:“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如今天下將要戰亂,能夠安定天下的豈不是你嗎)?”
能得如此評價,你就是我的天,我的地,我的知己。兩人一見如故,遂成為忘年交(橋玄比曹操大46歲)。
可能實在是太看好曹操了,橋玄接著對這個年輕人說出了自己的心願:“我見過的所謂名人多了去了,大多數都是過度包裝的產物,有名無實,沒有一個像你這樣有見識。後生,你要把握好機會,好好努力哦。我已經老了,願意把妻子、兒女托付給你。”
這裏要說明一點,在《三國演義》裏,作者把橋玄與喬國老混為一談。尤其是在赤壁之戰中,為突出曹操好色,借曹操之口說是橋玄臨終遺言“願以妻子為托”,因此,曹操打赤壁之戰的目的就是圖人家兩個女兒的姿色。這就比較惡搞了。
其實,橋玄如此表白,無非是希望曹操得誌以後,在動亂歲月裏照顧一下自己的家室而已;何況史書上並沒有說他有兩個女兒,也沒有說他的兩個女兒是二喬。即使他有女兒,其年齡也比曹操大(因為橋玄比曹操大46歲),到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大戰之時,至少已是奶奶級的人物。曹操再好色,也不至於見到太婆也如饑似渴啊。事實上,二喬那時才二十多歲,分別嫁給了年輕的孫策和周瑜,她們的父親被人稱作喬公。由此看來,此喬公非彼橋玄。
能得橋玄如此高的評價,應該可以了,但曹操認為還不夠,還應該去找一個人,這人就是許劭。許劭這個人很怪,雖然名氣大,卻不喜歡做官,官府真心聘請他也不幹,他一心一意就做一件事——搞社會調查,然後發布排行榜,誰是績優股,誰是垃圾股,誰是成長股,都寫在榜單上。通常在每月的初一,他會把本地的人物又拉出來重新點評一番,誰行情看漲,誰行情看跌,一目了然,這叫做“月旦評”。這可是權威發布,而且與現在流行的各種排行榜相比,人家那可是免費的,無需讚助。所以,當時的人們都有一個共識:要出名,找許劭!
曹操自然也想得到許劭的讚譽,即使不讚美,給句公道話也行啊。當曹操懷著急切的心情找到心目中的偶像,滿心希望他讚美自己幾句,然後自己光榮上榜,享受萬人的敬仰時,結果卻大大出乎他的意料——那個許劭實在太古怪,他表情很冷漠,惜字如金,對曹操不予評論。
“太不給麵子了吧,我不辭辛勞大老遠地趕來,恭恭敬敬又是請客又是送禮的,竟然讓我吃閉門羹啊。何況,那麼多評委都看好我,你為什麼不發言?不管你當黑嘴也好,當毒舌也罷,好歹給句話啊?文的不行,就來武的,你不說,那就讓拳頭說話。”曹操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