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曹操,亂世出梟雄(1)(1 / 3)

曹操可能是這個世界上爭議最大的人物之一了,關於這位老兄的是是非非,大家爭來爭去一兩千年,口水戰也打了一兩千年,直到現在都沒結果。

踩他的人是多數派,不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是如此。他們對曹操的認識來自於那部偉大的小說《三國演義》。在那本書裏,關於曹操的黑材料應有盡有,從殺人放火、玩陰謀詭計到玩弄女性,從生理問題(長得醜)到心理變態啥也不缺,這使得曹操儼然成為人渣中的人渣,反麵中的反麵,渾身上下沒有一個閃光點。最終,曹操光榮地成為板上釘釘的反麵一號。後來小說被搬到戲台上,他也一直是標準的白臉(奸臣)形象,“光輝”了這麼多年,也讓人唾罵了這麼多年,怎麼也洗不掉。

挺他的人,過去是少數派,現在被稱為“精英派”。這些人雖然不是多數派,但素質很高(至少他們自己是這麼認為的),名氣也很大,動不動還掛著什麼作家、教授、專家等耀眼的頭銜。他們寫書、開講座,語不驚人死不休,影響很大,大有為曹操平反昭雪之勢。我想,九泉之下的曹操若知千餘年後還有這麼多高素質的“粉絲”在為他個人的名譽問題不遺餘力地奔走呼喊,想必也會感動得熱淚盈眶吧。

曹操是一個讓我糾結很久的人物。想了許久,我終於理出一些頭緒來,認為一切糾紛產生的原因就隻有四個字——思維方式。以國人的標準,凡事非紅即黑,非黑即紅,對錯涇渭分明。比如,劉備一定是仁厚的長者,諸葛亮一定是智慧的化身。他們都是正麵人物,形象極其高大光輝。其實,他們也有缺點,但如果你敢說他們半個不字,口水都得淹死你;相對而言,同一時代的曹操要想上紅榜,估計是不可能的了——這位老兄在世時,正事幹過,好事幹過,但幹的壞事也夠一火車了。

但人是複雜的,複雜的人怎麼能用簡單的標準來評判呢?前些年,我看到一位專家的文章。這位專家應該是一位標準的挺曹派,但就是這位鐵杆“曹粉”,竟然也對曹操的某些所作所為看不慣。他的理由竟然是曹操曾經鎮壓過黃巾起義,說“這是孟德人生的一大汙點,本人深表遺憾”。

專家滿篇階級鬥爭的高論,本人實在是不敢苟同。假如你是曹操,朝廷派你去打仗,你能不去嗎?指望古人有現代人的思想境界,那怎麼可能?這是典型的以今人的眼光評判古人的做法,是比較滑稽的。

據說在某些精英眼裏,諸葛亮鞠躬盡瘁治理蜀漢、北伐中原也不是英雄,因為他抗拒魏國的統治,人為製造國家分裂;嶽飛抗擊女真族(金朝)的入侵也不是民族英雄,因為女真族即後來的滿族,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員;吳三桂也不是漢奸敗類,因為他投奔的清朝最終統一了中國,這樣看來,他不但不是漢奸,還是思想解放、意識超前的人,是晚生後輩們學習的榜樣呢。好人被打倒,壞人都翻身了。無怪乎網友說,現在的專家不幹正事,專門放屁。

曹操的做法,我不讚賞,但我理解;對於張角的做法,我讚賞,也理解——人都要餓死了,如果是我,也會想造反的。無論是曹操,還是皇甫嵩、張角,他們都做了他們應該做的事情,就這麼簡單。

關於曹操的是是非非,這麼多年大家爭來爭去卻沒個結果,其實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現在就讓我捅破它。許多年來,曹操之所以不斷被人黑,那是因為他奪了漢王朝的江山,是逆臣賊子,曆代的封建帝王當然不希望這樣一個人被樹立成學習的好榜樣。所以,管他有影兒沒影兒的事情盡管往他身上擱就是了,反正他是大壞蛋,多潑一點汙水也無所謂,隻要能夠把他打造成反麵典型。同樣,劉備之所以是英雄形象,不斷被人崇拜,即使他失敗了,也總能贏得最多的同情。除了他為人的確比較仁厚外,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麵漢室後裔的金字招牌,這樣的人當然得好好宣傳宣傳。

挺曹派主要出現在五四運動過後,精英們高舉反封建的旗幟,凡是封建社會支持的他們都反對;凡是封建社會否定的他們都肯定。再加上曹操的本事的確很大,如果把他幹的那些醜事蒙一塊遮羞布,粉飾一番,那麼他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就可以一下光彩照人起來。

其實,曹操是一個很複雜的人。首先,那種說他渾身一抹黑,壞得流油的說法肯定是不對的;其次,近代以來,那些一心一意為他平反、稱呼他為英雄的做法更不靠譜。但是,說曹操是好人那也肯定是不對的,全天下沒有一個好人能奪取江山,哪怕半壁江山也不可能。何況曹操的確心很黑、手很辣,幹了大量為後人所不齒的事情。比如屠城這樣的流血事件他就搞了8次:193年攻徐州,屠城十餘座;195年破張繡,屠雍城;198年屠彭城;204年征討袁尚,屠鄴城;207年征討烏丸,屠柳城;214年曹操的連襟、心腹大將夏侯淵血洗枹罕;215年攻河池,大開殺戒;219年曹仁血洗宛城。這還不包括204年2月曹操下令坑殺袁紹降軍七八萬人這件事。

幾十萬、上百萬的人被他殺掉,他連眼睛都不眨一下,真是太殘忍了、太黑了!如此一來,所謂的英雄從何而來?所謂可愛的奸雄,可愛從何而來?如果說這樣的人也算是英雄好漢的話,估計他自己也不會相信。奇怪的是,許多文人卻相信了,而且比曹操還著急上火,一心一意為他鳴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