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麼我們的心理總缺少陽光
中國人喜歡交朋友,但是很少有人在交朋友的時候交心。他們都是以和合性為目的的,交朋友不是為了找一個可以交流思想的人,而是找一些在苦難時候能幫助自己的人,或者,交朋友不是為了增進友情而是為了不產生對抗。這種交友的心理基礎不是情感需要,而是沒有安全感的一種下意識選擇。所以,他們在交友的選擇上就會比較寬鬆,隻要能幫助自己的,他們就會和那人做朋友。這時候,為了自己的利益,他們對朋友是有很大的容忍性的。他們常是當麵恭維,而背後詆毀。這和他們的思想行為是高度統一的。試想,如果當麵不恭維的話,這個朋友就很可能失掉,那樣,自己就少了一份保障。而且按照這種變態思維,你當麵批評他們,他們不但不跟你做朋友,還會變成你的敵人。這種朋友之間沒有真誠和信任,他們在一起不過是互相吹捧,說著言不由衷的話。所以,他們也需要對這樣的朋友進行宣泄,於是,背後詆毀就是必然的了。而當涉及具體利益的時候,由於喜歡猜忌,就很可能出大問題了,有的甚至還會鬧出人命來。曹操年輕的時候,也曾一心忠於漢室,為人正直。當時,董卓把持著朝廷,任意廢立皇帝,成了朝中的心腹大患,但是由於董卓勢力很大,沒有人敢惹他,所以眾人也都是敢怒而不敢言。一天,司徒王允把大小官員都召到了家裏開宴會,各個朝廷中呼風喚雨的大員們想起朝廷的現狀,不禁開始大哭。這時候,曹操沒有哭,反而是大笑,說他們懦弱,然後,王允命人把曹操亂棒打出。但是,沒一會兒,王允就讓人把曹操又找回來了。原來,王允將曹操打出去不過是做給人看的,目的是想做出一種他不喜歡曹操的假象,以防止別人認為他們兩個聯盟。王允找回曹操之後,給了他一把匕首,讓他刺殺董卓。曹操果然去了,但是很可惜他沒成功,不過還好,他逃脫了。
這件事讓曹操的名氣瞬間大增,在人們的眼中一下子變得高大了很多。不過,雖然很多人敬佩他,但是董卓對他恨之入骨了,於是號令全國,緝捕曹操。很快,曹操就被抓了,抓他的是陳宮。陳宮經過一番思想鬥爭之後,覺得自己是一個有為青年,不能跟在董卓的屁股後麵混,而是應該找曹操這樣的義士,於是他放棄了官位,跟曹操共同出逃了。
他們無處可去的時候,曹操想到了自己老爹的朋友呂伯奢,就帶著陳宮去呂家避難了。呂伯奢看到曹操之後非常高興,故人之子來了,自然是要款待一番的,於是,他吩咐自己的幾個兒子,把家裏的豬殺了款待曹操,然後自己就去鎮上買酒了。
故事到了這裏還是溫馨動人的,但是,結果偏離了故事的本意。曹操睡了一覺之後,迷迷糊糊聽見有磨刀聲,頓時覺得大事不好,肯定呂伯奢見財起意,要殺了自己去官府領賞,於是他決定先下手為強,殺了呂伯奢全家。當曹操和陳宮兩個人看到廚房裏捆著一頭豬,而呂老漢又不在的時候就感覺有些不對勁了,不過後悔也來不及了,人都殺了。
然後他們二人就奪門而逃,路上又碰到了呂伯奢,呂伯奢見曹操要走,很是吃驚,說我剛去鎮上買了好酒,又讓人在家殺豬,你怎麼就走了呢。結果,他還沒弄清楚怎麼回事,就讓曹操給殺了。
這就是典型的愛猜忌的例子了,曹操交了一個覺得可以幫自己的朋友,但是一旦自己的利益可能受損的時候,哪怕隻是有一點點跡象,他就馬上懷疑到了自己的朋友身上,防患於未然將之全家都殺掉了。
當然,現實可能沒有這麼凶險,但同樣也是高潮迭起,我們在現實中常能看到,一個人明明不喜歡另一個人,對那人的各種事情都有著近乎變態的惡毒的臆測,但還是要跟那人來往。他們覺得這樣才叫成熟,叫做會辦事,懂得社會的規矩。其實不過是給自己的虛偽找一個可笑的借口罷了。而一旦自己感到有什麼風吹草動,就會立即懷疑到那人身上,但是,一旦危險解除,就又是好朋友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不過是因為沒有安全感罷了,很多時候,我們的內心都是陰暗的,而且還喜歡用自己陰暗的內心來揣度別人,這時候,就會下意識地以為別人要來害我們了。此時,猜忌,自然就產生了,而且有時候產生得十分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