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人是愛麵子的,他們隻注重自己看到的東西或者是自己感覺到的東西。凡是他們認為自己沒有看到的或者沒有感覺到的就是不真實的,但同時,他們又對聽說過而沒見到過的東西也相信得不得了,謠言滿天飛就證明了這一點。有學者說,麵子問題是中國人沒有獨立人格的折射,也就是本書中總提到的他們必須依賴別人的評價而活著。缺乏獨立人格,又總是從自己的感覺出發,導致感受第一就成了他們的一個特點。
下麵,我們就具體說說造假為什麼會那麼盛行,不僅不被人們譴責,反而成了司空見慣的事情。
有人造假的是因為有人要假貨。麵子問題決定了需要假貨。很多人愛慕虛榮,而他們滿足自己虛榮心的方法不是自己創造財富,而是創造假象。他們很少有人有能力真正靠自己雙手去賺錢,來支付購買很多自己以為能夠榮耀自身的東西的開銷,於是,他們就隻能用旁門左道了,用假貨自然是最好的選擇。這就是假貨有市場的深層原因。一個真正有自己獨立意識的人是以假貨為恥的,但是沒有獨立人格的人則正好相反,他們隻在意自己身上的東西能否引起別人注意和羨慕,至於真假或者用著是否舒服,是不重要的。他們永遠都為別人活著,別人一個鄙夷的笑容或者羨慕的眼神,就能撩撥他們的心神。
既然用假貨不會讓人們反感,那麼造假貨就自然更不會讓人們反感了。而且,部分國人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以結果為導向,他們不在意過程,更不在意善惡,他們隻在意結果。
就拿致富來說吧,他們從來都不會去懷疑別人的錢是哪裏來的,他們隻會羨慕別人的富有。當然了也不是說從來都沒有懷疑,他們偶爾也會懷疑的,但是懷疑的必然是跟他們有關的情況。比如一個官員看上去很有錢,他們就會懷疑對方錢財的來路是否正常,因為若這錢來曆不明就有可能跟自己有關係了。但是這種質疑這隻是嘴上的,而不是行動中的。至於他們能看見的圈子裏麵,有人富了,他們總是羨慕的,而且,這時候他們也不會去懷疑人家的錢是從哪裏來。中國人從來都是對陌生人質疑,對熟人是很寬容的。
還有就是不勞而獲總是讓人高興的,甚至很多人將這個當做自己的人生信條,這樣,造假所要遭受的道德譴責就更低了。於是,造假的門檻下降了,人們都爭著來了。聰明反被聰明誤。由於不勞而獲的流毒太深,導致人們總是把自己的聰明用到歪門邪道上,對於"正路",他們反而變得愚蠢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複製能力。似乎不管多麼精密的東西,總有人能複製出來,什麼東西他們都能夠造出假的來。拋去性能不講,單說外觀的話,很多中國的假貨絕對可以以假亂真。但是一遇到核心部件就不行了。因為那是需要花大力氣研究的,他們最不願做的就是這個。
舉個簡單的例子,很多中國人都讀盜版書,聽盜版音樂。他們覺得這樣挺好,價格便宜還方便;而中國的盜版書和盜版碟的技術也的確不錯,這個市場看上去紅紅火火。但是他們沒有考慮到,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將來沒書看,沒音樂聽。道理很簡單,大家都去讀盜版書,作者就沒有錢拿,作者拿不到錢,就不會再寫書。那麼時間長了,自然就沒人寫書了,讀者也就沒有書看了。音樂也一樣,現在音樂市場的形勢已經證明了這一點。但是,我們不在乎,任法律法規下了規定也好,還是什麼級別的人呼籲也罷,盜版就是屢禁不止。
可是,這樣的後果很嚴重。沒有書讀,沒有音樂聽。這個國家的文化和藝術產業就繁榮不起來,品位總是上不去,意識也上不去。
所以,他們是短視的,在買盜版書的時候隻看到了自己掏錢的那一瞬間,至於明天還有沒有書看,誰在乎!買盜版CD的時候也隻看到自己掏錢的一瞬間,至於明天還有沒有音樂聽,誰在乎!
這就是國人,以假為正常的一個矛盾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