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有這麼多的謠言產生並傳播,是因為我們的人品不好嗎?像王欽若那種故意的造謠肯定是因為人品不好,但更多的傳謠者則是因為糊塗,還有就是公德缺失。在我們的社會中,單看一個人,他可能是個非常好的人,在家孝敬父母,出外尊老愛幼,偶爾捐點款之類,但同時,他也可能有隨地大小便,公共場合大聲喧嘩的小毛病。我認為造謠跟公德缺失是有關係的。因為人們都有僥幸心理、從眾心理,所以,寄望於當傳播的人數達到一定的數量的時候,社會約束機製起不了作用,也就是常說的法不責眾。因此,在造謠者看來,造謠的成本很小,謠言滿天飛就不奇怪了。
還有一點要交代的就是國人的交流方式,中國人的交流方式總是瘋狂地想得到別人的認可,甚至很多人把這點當做自己跟人交流的唯一目的。這時候,結果導向就成了全部。對他們來說,自己的結論是否能被別人接受就成了至關重要的了,至於這個結論是怎麼來的,反倒不那麼重要了。
這時候,造謠就成了最方便快捷的方式,而且又不需要承擔多大的責任,於是,謠言更多了。
還有就是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中國人的偶像崇拜情結是很重的,常把自己的偶像當做神來看待,在他們的眼裏,自己的偶像是完美的,不可能有半點的錯誤,所以,當自己的偶像受到輿論攻擊的時候,他們就會不惜用謠言來為偶像辯護了。當然,這裏的偶像並非專指那些影視歌星,事實上,每個中國人的心中差不多都有這樣一個人,他們心甘情願地把偶像看做神。年輕人眼裏的這個人大多是影視歌星,中年人眼裏這個人大多數是成功企業家,年紀再大一點的人眼中的神更多的是流氓政客,甚至就是自己身邊的一個朋友。總之,大家眼中都會有這麼一個人,也就有了普遍的造謠基礎。
更可笑的是,有時候明明是一個人自己造出來的謠,經過了別人的傳播之後,又傳回他的耳朵裏,他便會像得了寶貝一樣,跟自己最初的傾聽者說:"你看,你看,那個誰也說了我跟你說的事情了,我沒有騙你吧?"自己的謊言,自己也信了。
之所以會有很多謠言產生和傳播,就是因為我們現有的道德體係還做不到全民約束,造謠者的成本看上去就很小。因此,造謠的和傳謠的人不需要負多大的責任,沒有了責任,自然就肆無忌憚。
因此,想要消滅謠言,就需要大家建立公德意識。當一個人做出了有損公德的事情之後,每個人都鄙視他,而不是追隨他,這樣,謠言產生的成本提高了,謠言自然就少了。
成本低,喜歡獵奇,借別人的嘴說話,喜好大人物的八卦。說穿了,還是無自我。
4.超強大的造假能力
有些中國人很奇怪,他們好像對假的東西有一種癡迷,喜歡贗品,甚至以贗品為榮,從來都不感覺有什麼不好,反而很多時候覺得這樣是聰明。為什麼會這樣呢?主要是麵子問題,當然,也有思維方式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