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太平常了,比如我們總是能在網上看到,討論一件事情的時候,很多人不發表自己的看法,卻總是說明自己的習慣。例如有人發起一個帖子,討論某品牌的手機好用,下麵肯定會有這樣的回複:從不用某品牌的人飄過。表麵上看他們是在用自己的習慣說明自己的看法,其深層思維卻是在站隊。他們想通過這樣的方式找到和自己屬性相同的人,於是給自己貼上"標簽"。這般行動,仿佛很高雅,其實就是一俗人。
3.脫敏是中國人的必修課
中國人很麻木但同時又很敏感,兩者看似矛盾實則統一,麻木是對生活而言的,是對傳統而言的,他們好像已經喪失了感受美好生活的能力,也喪失了對傳統的選擇與甄別的能力,無論好壞全盤接受。但同時他們又是敏感的,對人很敏感。
看到這樣一個笑話,一個人對他的妻子說:"現在的人真敏感,你說點什麼他們都能聯想到自己。"他妻子聽完說道:"你不是在說我吧?"國人就是這樣,他們經常猜測別人的想法,別人一說點什麼,他們就愛往自己身上聯想。而且稍有可疑之處,他們就認定對方是在說自己,於是開始在自己的心裏找那人的壞處,然後生氣,你這麼壞還好意思對我這樣那樣?那個人便成了他的敵人。
這就是國人的思維,大多數國人的思維,他們敏感到把與自己不同意見者都當做敵人,然後呢?殘暴地去對待,在國人的眼裏,對待敵人就要像秋風掃落葉一般,於是,一個暴虐的社會環境就形成了。春秋戰國的時候,有一場著名的戰役,叫做長平之戰,關於這場戰役的過程相信很多人都已經在中學的曆史課本裏學過了,這裏就不再多說了。我們要說的是結果。
長平之戰,趙國中了秦國的反間計,換掉了老將廉頗,而啟用了隻會紙上談兵的趙括,最終導致了失敗,被秦軍打得落花流水,四十萬大軍被敵人俘虜了。
我要說的是這些俘虜,他們無一生還,都被秦將白起坑殺了。這是一個多麼讓人震驚的數字,那是四十萬條生命,背後對應的至少有幾十萬個家庭,他們就這樣被他們的敵人剝奪了生存的權利。他們跟他們的敵人本是同類,但是顯然,在敵人的眼裏,他們並不能算是人。這就是我們的思維,敵人不是人的思維,我們好像從來都不把敵人當做人看。項羽也曾幹過類似的事情,不過死在他手下的人稍微少些,是二十萬,但這也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了。
然而,看看我們的曆史,好像為這些喪失了做人權利的殉葬者感到不平的人並不是很多。我們將白起奉為"戰神"或許可以作為一個佐證,很多人對他都是有著崇拜情結的。當然,項羽的擁躉就更多了。
如今,這些將領早已作古,但他們的思想依然活著,活在我們的頭腦裏。看看身邊是不是到處都是這樣的人,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想法:敵人就不能算人。在這一點上,網絡論戰是最能體現的。
前幾天在天涯上看到了這樣一個帖子,一個小男孩,在小區裏沒事幹,將一窩貓崽都摔死了。這是一件很殘暴的事情,應該要譴責,但我們要搞清楚譴責的對象,更應該被譴責的是孩子那不太負責任的父母,而不是孩子。這個年紀的孩子是沒有健全的心智的,他們這麼做不一定是因為他性格殘暴,很可能隻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已,哪個孩子沒有在這個年齡段犯過這種錯誤呢?我們應該教育孩子,而不是一味批評孩子。但我在網上竟然看到有人惡毒地咒罵甚至詛咒這個孩子,他們希望這個孩子早死,希望他長大了禍害自己的父母。這種人簡直比虐貓的孩子更加可怕,因為他們已經成年了。這裏不再討論動物和人的價值哪個更重要,我想說的是他們的思維形成。
很顯然,這些詛咒別人的人是愛貓的,或者說是愛動物的,在他們的眼裏,凡是跟自己的喜好不一樣的人,都是自己的敵人,而凡是敵人的就都該死。於是,在他們眼裏,十歲的小男孩有沒有行為能力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孩子的行為跟自己對這個社會的認知不一樣,那麼,小男孩就是敵人,他就該死,所以,詛咒他已經很給他麵子了,算是寬容了。當然,如果現實中這個孩子站在他們的麵前,他們是不會動手的,因為這些人懦弱成性,他們向來都是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但是上去踢幾腳還是很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