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招人心煩的"熱心腸"
中國人講究團結,能否做到團結暫且不論,這裏想說的是我們的團結情結,或者說是講究團結的心理基礎。我曾在這本書裏說過很多次,中國人是講究和合性的,對我們來說,能找到跟自己有著相同愛好或相同思維方式的人很重要,這是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存在基礎,我們依靠這個來感知自己的存在。這就決定了在中國人的意識裏,趨同屬性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國人的意識裏,什麼都應該是一樣的,每個人的愛好應該一樣,大家的生活也應該一樣,甚至人們的思維都應該一樣。
宋江,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宋江是有著權力情結的,他從來都沒想真正做一個反賊,他的目標從來都是做一個權臣,或許在他的意識裏自己應該做一個跟高俅不一樣的官員。不過可以肯定一點,那就是他對朝廷絕對是赤膽忠肝,從來沒想過要奪取宋朝的政權,當皇帝不是他的追求。這就是宋江,一個傳統的衛道士,不過他追求目標的方式卻是反傳統的。
宋江是個強盜的頭子,他手下多是些江湖人士,他們跟宋江的誌向是不一樣的,他們更向往自由和快樂。在他們眼裏,做自己想做的事才重要,皇帝昏庸無道,宦官當政,民不聊生,他們隻想殺富濟貧,行俠仗義,替天行道,沒有匡扶社稷的理想。這樣,梁山就出現矛盾了,也就是接受招安與不接受招安的矛盾。梁山上也確實曾因此引發過爭論,不過,宋江老大的身份和手下忠實擁躉比較多,最終取得了上風。
很多人說宋江虛偽,他對兄弟們是假仁義。我不這麼認為,我覺得宋江是真實的,也是誠懇的,至少在感情上是這樣。他對每個兄弟的情義都是很深的,也都是發自內心的。不過宋江有著更大的所謂的理想,他一直想要把自己的理想推銷給弟兄們,他的做法就是用自己的真誠把這份理想分享給自己的兄弟。在宋江的眼裏,能夠入朝為官,然後揚名鄉裏,是最幸福的,所以他覺得每個兄弟都應該跟自己一樣享受這種幸福。因此,他帶領大家接受了朝廷的招安。
這就是我們文化中的常見思維方式,總是希望別人能夠跟自己趨同。這種趨同性是和合思想決定的。我們總是以團結來標榜自己,也希望很多和自己一樣的人團結在自己的身邊。我們很難接受異見。
這種思維的具體表現就是宋江式的行為,將自己的所謂追求和理想強加給別人,讓別人跟著自己一道去奮鬥。而表現在生活中的小事上,就是極力向別人推銷自己的習慣。
比方說,一個人在一家飯店裏吃到了一道自己很喜歡的菜肴,那麼,他就會告訴身邊的人,自己有一天在哪裏吃到了什麼,有多麼美味,有機會一定要去親自嚐一嚐,方能領略其中的美好。就這樣,他帶著自己的朋友去了那家飯店點了那道菜。等那道菜上桌,推薦人會非常緊張,他會要求每一個人都品嚐一下,然後用期待的目光看著別人,希望得到那人的誇獎。若別人說好吃,他就會長舒一口氣,頓時放鬆了,長舒一口氣,還會語帶嬌羞地說:"你看,我沒騙你吧,這道菜就是好吃。"這時候,他們是無比高興的,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得到了別人的認可,他們為這個群體的其他人帶來了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