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曆史怪現象(1)(3 / 3)

可是,如果我們仔細分析一下,就能看出這故事背後折射出的是愛麵子的天性。我們好像經常會這樣,說話時口無遮攔,等到後悔的時候,又不想認錯,不想承認自己當時衝動之下才有那樣的言論,而是為了麵子硬挺著。就像鄭莊公一樣,即使思念自己的母親也不願違背自己當初因生氣而隨口說出的一句話。匪夷所思的是,鄭莊公的故事竟然被傳為美談,我們會對這樣的人報以同情和支持。

有人認為中國人愛麵子是傳統文化不注重人的個性的緣故,是沒有自我的人尋找認同的一種方式。我覺得這種分析是有道理的,甚至是大大地有道理的。

中國人沒有自我,把自身的一切價值都建立在別人的評價之上了,而且,很多時候,我們就是依靠別人的評價活著的。所以,愛麵子也就沒什麼奇怪了,因為麵子就是最好的爭取別人的美好評價的方式啊!

正是因為這樣,很多人把麵子看得比自己的性命還重要,在他們眼裏,麵子就是自己存在的最好證明。如果有一天發現自己沒了麵子,那麼,也就意味著他們不存在了。就像鄭莊公一樣,為了一句氣話,不惜忍受思母之苦,也不惜耗費人力物力去挖一條深及泉水的地道。還有那個傻傻的楚霸王項羽,失敗之後無顏見江東父老,他的"無顏"不是為自己把從江東帶出來的人弄沒了而愧對那些人的家人,而是覺得如今自己不風光了,沒麵子了。所以,這種失敗也是有其必然性的。

這就是國人的思維,因為必須依靠別人的評價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感知自己的存在,所以,拚了命地去愛麵子。但同時,過分愛麵子,讓我們失去了判斷事情的能力,因為完全按照感覺出發的時候,理性就沒有了。因此,我們常會做出一些掙了所謂的"麵子",但丟了"裏子"的事情。

記得易中天先生曾在他的書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說一個富家子弟被人給打了,然後覺得很丟臉,於是找來一幫家丁,把打他的人一頓毒打。之後,趾高氣揚地走了,覺得自己倍兒有麵子。可是呢,在旁觀者看來,他是一個徹底的失敗者,自己打不過人家就找幫手,一大群欺負一個,這種人隻能用懦弱來形容了。可是他卻覺得自己有麵子了。其實呢,不過是用"丟了裏子"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麵子罷了。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愛麵子的人都很糊塗。就像那個富家子弟,他的麵子要來幹嗎呢?當然是給別人看的啊,如果不是給別人看要麵子有什麼用呢?可是,他竟然用在人群中降格的方式幫自己找回給別人看的麵子,可見他是糊塗的。不過你不能直說他糊塗,否則他該跟你急了,他還是會覺得自己是智者。

正是因為這種思維,才造就了我們這個民族的集體糊塗。但我們是不自知的,甚至有些還把愛麵子當做是維護自己的尊嚴。殊不知尊嚴是一個人的信仰或者是原則被人忽視了、被人侮辱了才會觸及的。一個根本沒有信仰沒有原則的民族怎麼會有尊嚴呢,但他們就把麵子當做是尊嚴了。錯位的產生讓這個民族失去了自省的能力,所以,不管做什麼事情,我們首先想到的都是別人會怎麼看,而不是這麼做對不對,自己喜不喜歡。

中國人就是這樣,奮鬥的目的不是實現自己的價值,也不是按照自己的興趣讓自己高興,而是活出個樣來給別人看看,所以,我們心中的成功就是能讓別人羨慕。在我們的社會裏,大家都羨慕的職業是最受歡迎的,多麼錯亂的世界啊!

而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前麵說的,我們沒有自我,沒有個體意識。那句"我一定要活出個樣來給你看看",就是最好的證據。我們好像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為了別人,為了讓他們羨慕,為了讓他們誇讚,至於在這過程中自己是否能夠得到快樂,這結果是否是自己想要的,都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