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工從春天進入了秋天,馬上就要進入城市供暖季,紐約的煤炭價格從5美元漲到了25美元一噸。在羅斯福的壓力下,煤老板們終於和工會代表坐在了一起。10月4日,煤老板們拒絕了礦工的複工條件。形勢開始惡化。《紐約時報》記錄了這樣的場麵:“在礦區,到處可見暴亂、縱火,礦井被水所淹,試圖開工的礦井被罷工的工人圍困,暴亂中有人丟了性命,礦主們轉而向賓夕法尼亞州長請求保護。”在礦主們的壓力下,州長準備派9000名國民警衛隊隊員前往礦區。然而,羅斯福否決了州長的命令,並威脅那些礦主,如果不能有效解決問題,基於國家安全等考慮,政府將會沒收煤礦。
此時,另一個在20世紀初最有影響的人出現了——被罷工弄得心煩的J.P.摩根決定出山,調停這一曠日持久的罷工風潮。老摩根在自己的遊艇上接待了礦主代表,兩天之後,10月13號的午夜,摩根把煤老板的妥協條件交到了總統手上。羅斯福任命了一個由退役將軍、著名工程師、法官、社會學家、地方教區主教和煤炭供應商組成的六人小組對這場勞資糾紛進行最後的裁決,筋疲力盡的工會和煤老板們都同意把仲裁權交給這個中立的委員會。裁決結果是:礦工們至少增加10%的薪水以及實行9小時工作製,礦主們承認工會的合法活動,工人的工作環境也將得到改善。
罷工宣告結束。
在此之前,每當遇到罷工,資方往往采取組織私人軍隊、開除工會活躍分子、大量雇用替工者來消除罷工威脅。而勞工組織者也相應地采用非法甚至暴力手段來對付資方。勞資雙方在組織和衝突的過程中都有各種政治勢力以及黑社會卷入。1897年12月,賓夕法尼亞州拉提莫鎮的警察開槍射殺了19名手無寸鐵的示威礦工。1914年4月,科羅拉多州路德羅鎮12000名煤礦工人罷工,警察和資方的槍手射殺了20名罷工者,其中包括婦女兒童。1920年,在西弗吉尼亞州的馬特維煤礦的工會組織過程中,資方雇用的打手殺害了12名工人,5000名煤礦工人不久後拿起槍占領當地縣城,與數千警察及護礦隊展開槍戰。最後,聯邦政府調動了軍隊前來鎮壓,驅散了武裝工人。這一次,由於羅斯福、摩根和米切爾都相信,通過談判和妥協解決問題,是20世紀的領袖們應該具有的智慧。通過他們的共同努力,終於結束了由於勞資糾紛所產生的大規模暴力衝突時代。
20世紀的頭十年,是羅斯福和摩根的時代,他們的鬥爭和合作奠定了當代美國基本的政治和經濟格局。在此之後,左派和右派的分歧依然存在,但隻在有限的波動中震蕩。在社會基本穩定的前提下,經濟保持著迅猛的增長。
“從長遠來講,我們要麼全體上升,要麼一起沉淪。如果福利的平均水平高,那麼普通的工資勞動者、普通的農場主和普通的企業主也同樣會富裕。如果福利的平均水平萎縮,那麼這些階級中沒有哪個階級會不受萎縮的影響。”20多年後,他的侄兒小羅斯福把這一段話當成了他解決大蕭條的金科玉律。
“我們正麵臨著財產對人類福利的新看法……有人錯誤地認為,一切人權同利潤相比都是次要的。現在,這樣的人必須給那些維護人類福利的人民讓步了。每個人擁有的財產都要服從社會的整體權利,按公共福利的要求來規定使用到什麼程度。”J.P.摩根雖然未必同意西奧多·羅斯福對於財富和公共福利的以上看法,但他以自己經商的信條和後來的慈善之舉客觀上實踐著這樣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