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接到成千上萬的公眾來信,羅斯福總統決定閱讀這部小說,看看裏麵的描寫到底有多麼的不堪。據說,當時的情景這樣的:他正在白宮邊吃早餐邊讀這本小說,突然總統大叫一聲,跳了起來,之後又把吃到嘴裏的食物吐了出來,最後還把盤中剩下的一截香腸用力拋到窗外。
作為一家負責任的嚴肅報紙,《紐約時報》以這樣平靜的語調闡述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羅斯福總統讀了《屠場》之後說,書中揭露的內幕讓他大為震驚。他不能相信確有其事,過了好長時間他才相信小說中的描寫並非空穴來風。於是,總統請辛克萊來華盛頓講講他是如何了解到這些情況的。作為總統的座上客,辛克萊詳細講述了他如何進入工廠以及在屠場中的所見所聞。總統最後意識到他正與之打交道的這個人知道自己在說什麼,於是他派勞工委員會委員去芝加哥展開調查,調查的結果是辛克萊並沒有誇大他所看到的事實。”
其實,在此之前,幾任美國總統都注意過藥品和食品的安全問題。但強大的企業勢力都成功地用各種理由阻撓了相關法律的通過。辛克萊用他的筆改變了議員們認為政府無權進入企業進行檢查的傳統觀念。法案通過後,羅斯福任命哈維·威利作為農業部化學局局長。這位“好鬥的雄獅”親自製定了藥品和食品質量鑒定的實驗方案。隨後,以威利博士為首,11名學者專家組成了一個專家委員會,這就是著名的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前身。
饒有趣味的是,之後出版的《紐約時報雜誌》中還刊載了一篇以屠宰加工企業主口吻寫的《屠場》片段。在這篇“軟文”中,朱吉斯進入的是一個如同仙境般美好的現代化工廠。“這是一間美麗寬敞的房間。牆上貼著粉紅色的牆紙。無數的電燈泡散發著柔和、朦朧的光,夢幻般的音樂從房間的深處飄過來。沿著牆有很多豬圈,毛色光鮮的豬兒們正在打瞌睡或者心滿意足地散步。每一個豬圈前都坐著一個消過毒的人,手中拿著一把大扇子,有節奏地扇著風。朱吉斯和他的同伴坐到了一圈椅子上,每個人的前麵都安裝著一部和X光機相連的望遠鏡,25架望遠鏡同時對準地板中央的一個小平台,那上麵放著一塊剛剛生產出來的火腿,25個人眼睛貼著望遠鏡,仔細地檢測著那塊火腿……”怎麼樣,這樣的文風很熟悉吧?
2008年5月,我負責製作一期有關食品安全的節目,在此之前,有關中國出口食品有毒的報道集中爆發,其中就有出口貓糧導致美國貓死亡的案例。在準備節目的時候,我翻閱了《屠場》以及《寂靜的春天》和《快餐王國》三部影響了美國人食品安全意識的重要著作,並為之震撼。半年後,中國乳業三聚氰胺事件爆發,數萬中國兒童的腎髒裏長出了石頭。而幾個月前,毒死美國貓的罪魁禍首也正是三聚氰胺。這讓人欲哭無淚。
那些整天做著光鮮的廣告,宣講著道德和責任的大企業辜負了我們的信任,戕害著人群中最柔弱的小孩和社會中最弱勢的家庭。
夜半時分,在博客上我曾寫下這樣的文字:“利益、無知、失職和事不關己造就了上千個世界上年齡最小的腎結石患者。三聚氰胺是商業道德失範時代的罪證,甚至,是我們所有成年人的良心罪證。”是的,這是我們所有成年人的罪證。
我們當中的不少人,包括我自己,都曾經有在不同程度上阻止這樣的悲劇發生的可能性,但我們都失去了探究下去的動機和願望。
我們的時代沒有辛克萊。
現在,位於加州的“厄普頓·辛克萊屋”是一個國家曆史紀念館。美國還設立了厄普頓·辛克萊獎,獎勵在教育領域和維護新聞自由方麵作出傑出貢獻的個人。美國人一直沒有忘記他——為了社會公正奮鬥一生的鬥士。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辛克萊曾幽默地表示:“我原來瞄準的是公眾的心,不料打中的卻是公眾的胃。”其實對這個歪打正著的解釋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人們都知道,擊出子彈的是他的良心。這就夠了。
索爾仁尼琴還有這樣一段名言:一個作家的任務,就是要涉及人類心靈和良心的秘密,涉及生與死之間的衝突的秘密,涉及戰勝精神痛苦的秘密,涉及那些全人類適用的規律,這些規律產生於數千年前無法追憶的深處,並且隻有當太陽毀滅時才會消亡。
1906年美國肉製品加工廠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