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歲是女孩學習欲望最為強烈的階段,所以這個時期的女孩在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上通常都比男孩高很多,而且這個階段她們的思維非常活躍,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想法,有些可能不切實際,甚至荒謬。但如果父母能夠及時關注她們,並多用鼓勵和肯定的態度去支持和引導女孩,那麼她們可能很快就會意識到自己想法的局限性,進而找尋正確的成長之路。
一位睿智的父親是這樣做的:
有一天,10歲的女兒突然來到我麵前說:“爸爸,我想成為一名航海員。”我聽後高興地說:“女兒,你這個想法很獨特,爸爸支持你!你去網上查查,成為一名航海員都需要具備哪些能力,然後去努力就可以了!”
女兒得知,要想成為一名航海員,在體力、身高、視力等方麵都要有很高的要求,而她現在已經成為了“四眼妹”,而且她並不喜歡遊泳,方向感也不是特別好。綜合考慮自己各方麵的能力後,她覺得自己並不適合當一名航海員,所以她很快就忘記了這個錯誤的想法。
後來,女兒又想過做柔道選手、體操運動員、理發師、警察……而不管她的想法多麼平庸和荒誕,我都從來就沒有否定過,而是不斷地肯定和鼓勵她:“隻要你朝著這個目標去努力,你的願望就可以實現。”
雖然女兒在一天天長大,她的理想也隨之不斷改變,但有一點她一直都沒有變,那就是她一直在努力。我想這和我的支持和鼓勵是分不開的。
方法三:13~16歲,對青春期的女兒要慈嚴相濟
青春期對於女孩來說是一個充滿著熱情、憂傷、迷惑的奇妙時期,她們想法多變、情緒多變、感情多變,而且很容易被新奇的事物誘惑。所以,麵對青春期的少女,父母決不能隻“堵”不“疏”,或者隻“疏”不“堵”,而是應該采取慈嚴相濟的教育方法。
在這一點上,一位母親就做得非常好:
女兒非非今年15歲,正值青春期,對她的教育方式我一直很注重慈嚴相濟,因為我不想和最親愛的女兒“劍拔弩張”,但我也希望能保留自己應有的家長權威。
比如平時我非常討厭上學的女孩子把自己的頭發、指甲染成五顏六色,但我知道女孩天性愛美,更何況是青春年華的女孩們,畢竟我也是從那個時期走過來的,所以我學著讓自己不去計較這些事情。但當女兒滿口髒話時,我一定會立即坦率地告訴她這種行為不好;女兒穿我新買的裙子出去炫耀,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把衣服弄壞,那她就必須為這一後果負責……所以,盡管處於青春期的女兒情緒偶爾會不穩定,或者有些叛逆,但她和我們的關係卻非常好。
看!這就是父母“慈嚴相濟”所達到的良好教育效果,所以你也不妨對正處於青春期的女兒試一試!另外,父母還要重視那些和青春期女孩遵守道德、養成良好品質有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