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和小許都成為你的粉絲了。”廖萱又說:“改天,你一定要給我們簽個名!因為,如果某一天我的室友變成大紅人了,我們卻錯失近水樓台之便,豈不是太可惜?”
“我做得還不好,受眾群體也比較有限。”江潭下意識地觀察廖萱的神色,發現她的眼中的確有真摯的欣賞,和那些大人聽聞她一個小孩子有多少粉絲、說出“真了不起”時露出的神情絕然不同。江潭忽然有了接著坦白的勇氣:“其實我覺得,能把自己真正熱愛的生活,分享給真正喜歡這些內容的小圈子,已經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了。如果因為增加了粉絲而變得知名,反而不見得會更好,因為關注的人多了,這些人的觀點和審美也會更加多種多樣,彼此之間不再具有追求方麵的……嗯,同一性。畢竟,世界上哪裏有那麼多誌同道合的人呢?”
“你說得對。”廖萱爽快地認同了江潭的觀點,繼而轉變話題道:“我很喜歡你的桌麵布置,一直想去參觀一下實景,不知道……”
“隨時歡迎。”江潭笑了,感覺沉重的心扉正在被一陣清風推著,繞門軸“吱呀呀”地旋轉。她又添上一句:“不過你要有心理準備,網絡照片——照騙嘛,你懂的。”
和廖萱告別後,江潭從宿舍一路步行到教學樓,幸好沒有遲到。
即便是一間小教室,學生依舊坐得稀稀落落。明明已經是大學生,卻仍舊被授課老師予以關注,不但在課堂上做出任何舉動都會被老師看在眼裏,還必須要回答問題、交流互動……這些,恐怕都是外語類專業學生們獨享的待遇。
德語課是小班授課,外教Susan最喜歡讓學生們按照座位順序輪流回答問題,江潭曾經粗略地估算過,全教室共15名學生,按照Susan每節課要和20名學生互動這一超高速率,一上午四堂課下來,拋開運氣因素不論,平均每名學生都要起立並回答問題5.333次!
曾經有一個計算機係的男生告訴江潭,他們專業所有的課程都在階梯大教室講授,課堂上,學生們被允許將筆記本電腦打開、擺放在桌麵上,一邊聽課一邊做自己的項目。江潭聽他描述時的感受除了羨慕仍是羨慕,要知道,在狹小的外語教室裏,她就連偷偷看一眼桌兜裏的手機,那屏幕都必將成為老師和同學眼中最耀眼的閃光。
這天的江潭心不在焉,趁著Susan糾正一名男生的小舌音的工夫,她的心緒又回到了微博上,那張所謂的被她盜用的“原圖”究竟是怎麼回事?那條評論底下,直至此時此刻,又增加了多少條網友言論?
盜用,原創……
一個念頭劃過江潭的思維脈絡,既然,那張圖片的內容和她的照片完全相同,為何不是那張圖片的發布者,“盜用”了她今天早上“原創”的作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