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桌麵擺拍3(1 / 2)

如果說那張圖片與它上方的原文配圖十分相似的話,它們也過於“相似”了。江潭相信,任何一個眼光雪亮的瀏覽者仔細地同時審視它們,都難以找出明顯的差別來,更不必說那些遇見相左意見時,僅匆匆掃一眼便在心裏下定論的網友了。

同款咖啡杯、陶碟和銀灰色墊布,杯腹的刻字同樣是“Into-the-Abyss”,意為“凝望深淵”。江潭在外國文學課上淺嚐輒止地讀過尼采的著作,因而知道這句子取自“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亦成為惡龍;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將回以凝視。”

此時的江潭還不知道,凝望深淵,究竟與咖啡有何關係。她之前以為對於商家而言,用還算過得去的工藝給器皿刻上些文字,如果布局得法,的確能夠提升其格調,如果刻的是意大利體或斯賓塞體的英文語錄,則更能顯示哲思與風情。反正,除了製作時的經手者以外,這些作為飾綴的語言,充其量隻會被物品的所有者細細端詳,至於那些欣賞一眼便品評一句“這杯子漂亮”的過客們,多數是不會在意一隻杯子上寫了什麼話語的。

可是,兩張圖片上的刻字偏偏也一模一樣。

江潭竟然麵對一張來路不明的網絡圖片犯了難,她沒有找到用來反駁提出異議的網友、佐證“隻是相似的圖片”這一論點的任何依據——兩塊音響一模一樣、三層書架一模一樣、書架頂上擺放著相同的故宮《海錯圖》畫冊、同款的銀勺也搭在同款杯碟的四分之三處……

江潭怔了片刻,這才意識到自己僵硬的兩根手指還停留在屏幕上,她嚐試著平複心緒,讓右手食指尖從畫麵的一角移開。這不算一個太困難的動作,卻讓江潭愈發地犯了難。

連光與陰影的位置也是相同的。

江潭桌案的右上角要比其他位置亮些,因為光線從窗口流淌下來,斜喇喇地朝著瓷質地磚傾斜下去之時,其中一小綹恰好因為桌案的阻擋,被平直地截成了直角三角形狀的光斑。

發表評論的網友當中,已經有人發現了這一點。

有人說:“不但構圖相同,連拍照時的光影都相同,這樣也僅僅算是相似圖片嗎?”

有人說:“照片是人家的,生活品味也是人家的,你不過是在其基礎上,用軟件修個圖再加個濾鏡,就敢自稱精致的小仙女了?”

還有人說:“沒想到我一直喜歡的博主居然盜用別人的東西,很是心痛。希望知情的網友可以給我指路,我要去關注那位原創博主的微博。”

江潭有些頭痛,她不自覺地含胸低頭,將帶有絨毛的兜帽拉得緊了些。在網絡上遭遇質疑的感覺並不好,江潭感覺自己像一隻初顯鋒芒就被狠狠抨擊的菜鳥,負麵情緒一湧而上,整個人失去了底氣,雖然依舊向前邁著步子,卻沒有額外的精神去昂首和挺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