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們自然而然地相信那張圖片才是“原創”,原因顯而易見——江潭的照片修圖痕跡太嚴重了。而那張所謂的“原創圖”,看上去粗糙樸素得多,簡直就像是在江潭精心地拍攝完之後,又再次對著自己的桌麵隨手按動快門,沒有對新照片進行任何修飾就發布到網絡上。
當然,江潭是不會這樣做的。讓崇尚精致的她發布一張未經修圖的醜照片,性質等同於逼迫義士變節。她倒是不至於因為區區黑曆史,而羞憤得幾欲跳下崖山,但“仙女”光環是她費盡心力營造出來的,如今的網友們講究“人設”,”人設“即人物設定。作為被關注對象,一旦暴露有違設定的信息,粉絲減少是難以避免的事。
現在,江潭知道自己並不是一個盜用者,那張精致漂亮、經過修飾的照片的的確確就是她的原創之作,她也知道懷疑自己的網友在想什麼,他們一定認為她擅長把別人未經美化的粗糙照片“借來”,再精心加工一番,恬不知恥地讓它們變成“精致小仙女”的生活寫照。
既然江潭清楚自己沒有不妥的行為,問題就又回到了最初的原點——那張內容一模一樣的圖片,究竟是如何產生的?
如果,是別人“盜用”了江潭的照片,對方又是如何做到把一張經過精修、色調朦朧的照片,還原回粗糙的狀態的呢?姑且假設技術層麵上,這一過程可以被實現,江潭仍然無法相信會有人甘願費心費力地做這樣一件事,僅僅是為了陷害於她、毀掉她的網紅生涯嗎?不,太奇怪了。
江潭所能想到的,最好也最不合理的解釋,是“巧合”。
她總覺得還有什麼細節尚未被發現,也許兩隻杯子上的刻痕深淺並不一致,也許她的杯壁上還留有未被擦淨的咖啡漬,也許一本《海錯圖》的“圖”字露出了書架邊沿而另一本沒有……她有些後悔出門時過於匆忙,忘記將評論裏那張圖片也存入相冊。她必須得再比對一下,一定是巧合,一定還存在能夠證明她清白的線索。
江潭轉頭觀察四周,同時左手從《柏林廣場》上移開,緩緩地伸入桌兜,摸索手機的位置。她剛剛觸及與手機殼相連的裝死兔公仔,便冷不丁地被Susan拍中肩膀。
“Kann-ich-Ihnen-helfen?”
“對不起。”江潭連忙翻動教材,終於找到了這堂課對應的章節,從腳步聲聽來,Susan已經走到走廊後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