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三、追擊:草原方麵軍(2 / 3)

數以十萬計的德軍和數萬車輛潮水般湧向克列緬丘格。這裏的第聶伯河寬為800-1200米,隻有1條載重24噸的木橋和1條單向鐵路橋。

最初每天通過的車輛隻有5000-7000輛,很快就增加為8000-10000輛。

也不是所有裝備都送到了這裏。據勞斯的回憶,有25輛“虎”式坦克因為技術故障而被拋棄在克列緬丘格防線外。他立刻出動車輛和人員,將這些寶貴的“虎”搶了回來。

波爾塔瓦被紅軍突破後,德軍的撤退形勢陡然緊張起來。9月23日,蘇第69集團軍先遣第1機械化軍向克列緬丘格推進過來。9月24日,留在第聶伯河東岸的德軍後衛部隊還有第320步兵師,“骷髏”師和“日耳曼”師。他們竭力將蘇軍阻止在15-25公裏外,防止其動用炮火轟擊克列緬丘格。

就在這一天,40架蘇聯轟炸機襲擊了克列緬丘格渡口。德軍第10高射炮師的炮連雖猛烈射擊,依然未能阻止蘇機直接命中炸毀鐵路橋。蘇方宣稱,由於這次空襲,導致德軍5個步兵師和2個裝甲師被迫利用各種器材渡河,因此陷入隨後延伸上來的蘇軍炮火,不僅損失慘重,還耽誤了進入西岸的時間。德方則稱空襲影響不大,因為大部分兵力已經提前撤走了。至於實際情況,大概介於將雙方的說法各打一些折扣之間。

9月24-25日夜間,德軍後衛部隊陸續進入橋頭堡陣地,並繼續了幾天抵抗。蘇聯方麵則將第1機械化軍加強給第5近衛集團軍。該軍先遣隊9月28日得以逼近克列緬丘格。第二天,第5近衛集團軍和第53集團軍共同奪取克列緬丘格。

在這個德軍放棄的渡口,科涅夫收獲不大,一共隻繳獲了21門高射炮、26挺機槍、1艘摩托艇、數艘載著640噸糧食的駁船和300頭牛。但德軍為扼守該渡口也付出了相當代價,至9月29日,“大日耳曼”師坦克團隻剩下1輛可用的坦克。

2、克列緬丘格以南登陸場

在此期間,科涅夫在克列緬丘格東南取得了更大成就。9月22-23日,科涅夫左翼的第7近衛集團軍接近第聶伯河,其主力於9月24日進抵約30公裏河段。科涅夫親赴現場,確定當地的河寬為700-800米,對岸德軍尚未構成連綿陣地。

實際上,在實施戰役前,草原方麵軍根本沒有相關兵要地誌。科涅夫隻得打電話向西方麵軍時代的老熟人——紅軍工程兵主任沃羅比約夫求助,同時要求從遠東抽調重型浮橋。科涅夫在遠東任職期間,曾經見識過這種舟橋。但當蘇軍進抵第聶伯河後,舟橋依然沒有及時送達。蘇軍的渡河器材,除了幾艘橡皮艇,就隻有沿途收集的小船、木板和桶子。

而科涅夫的方麵軍,還麵臨比北側中央、沃羅涅日方麵軍更麻煩的現實:上述兩個方麵軍的戰區,直到切爾卡瑟,左岸都有大片森林,可以用來製造木筏。而在切爾卡瑟以南,直到西南方麵軍戰區,左岸隻有為數不多的叢林。因此,沒有多少木材供科涅夫使用。

但蘇軍卻獲得了寶貴的情報:德軍占領時期,曾沿著第聶伯河向克列緬丘格、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赫爾鬆等地運送木材。紅軍進攻後,偵察機也發現德國人在岸邊係著大量木筏。

雖然這些木筏一般都集中在德軍重兵集團附近,紅軍依然在夜間派出工兵分隊,將這些木筏給搶了過來。後來在切爾卡瑟以南建立的蘇軍棧橋,幾乎全部是用德軍的木筏做材料。另外,科涅夫還下令把附近殘餘民房和籬笆全部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