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發現了這一點,便在後續蘇聯飛機的接近方向到處燃燒火堆,發射信號彈。由於受到迷惑,原定投放在10X14公裏範圍內的蘇聯空降兵,卻被扔到了30x90公裏內,是原定區域的近20倍!有的空降兵掉進水裏,有的落入蘇軍配置地域,而更多的則降落到行進中的德軍戰鬥隊形。
其中,最慘的是第3旅空降集群。他們在皮夏利尼基和拉祖爾齊村邊著陸,直接落入正向前線開進的德第19裝甲師機械化縱隊,很快就被德軍就地圍剿幹淨。該旅一名大尉負傷後僥幸逃脫,帶著第3旅軍旗在麥秸堆裏躲藏了14天。
他在奄奄一息之際為皮夏利尼基村村民所救,並將軍旗交給他們保管。直到1944年初,這麵軍旗才被送往蘇軍統帥部。
1943年9月24日的空降,一共出動了298個架次,投放4575人,彈藥660箱。其中:第3旅3050人,彈藥432箱;第5旅1525人,彈藥228箱。未空降人員2017人,物資590箱。
已經空降的近4600人,除了被德軍就地殲滅者外,多數在敵後陷入孤立。他們沒有重型武器,彼此間也難以聯係,拂曉後還必須竭力逃避德軍快速反空降分隊的搜剿。由於空降兵指揮員和他們的無線電電台分乘不同的飛機,幸存下來的指揮小組也沒有通訊器材,無法集中部隊。而脫離了指揮員的電台同樣無所作為。隻有一個電台曾經和方麵軍司令部建立聯係,但這個無線電員顯然沒有歸通信軍官掌握的資料,結果也未能通話。
幾千名精銳的空降兵,如石沉大海一般消失在德軍後方。焦急不安的蘇聯人於9月27日傘降了3個無線電小組,很快也杳無音訊。第二天,又派出了1架波——2飛機,結果在戰線附近就被擊落了。
空降作戰失敗了。德軍的反擊卻開始了。9月27日,德第48裝甲軍已經由克列緬丘格退到了右岸,轉向基輔以南。德第7裝甲師和第20裝甲步兵師向紅軍登陸場猛撲過來。也在9月27日,蘇軍第27集團軍的步兵正好進入了登陸場,並開始向南推進。
兩軍在途中遭遇。德國坦克不待展開就直接衝壓過去。蘇軍遭受損失後趕緊後退,轉入防禦抗擊德軍坦克。經過一番激戰,德國人終究還是無法把紅軍趕下河去。至9月30日,布克林登陸場正麵達11公裏,縱深6公裏。
布克林登陸場建立後幾天,在其南麵,蘇軍也突破了第聶伯河。第47集團軍先頭第3近衛機械化軍於9月22日占領佐洛托諾沙,三天後抵達第聶伯河,並從卡涅夫以北渡河。集團軍主力隨即跟進,切斷了向切爾卡瑟渡口退卻的波爾塔瓦德軍後方交通線。新建立的卡涅夫登陸場,後來和布克林登陸場連為一體。
基輔以南布克林登陸場不斷擴大。但考慮到地形等因素,朱可夫和瓦圖京不敢把全部希望寄托於此,因此要求第38集團軍司令奇比索夫在基輔以北建立新的橋頭堡。9月25日深夜,第38集團軍進行了第一次渡河嚐試,但被德軍炮火擊退。此後幾天,俄國人一直沒有放棄努力。和其他蘇軍部隊一樣,第38集團軍直到9月26日也還沒有得到製式渡河器材。隻好利用10艘漁船,順著張於兩岸的鋼索,企圖把一個步兵團送過岸去。終於,蘇第240步兵師的一個小分隊衝入對岸,經20個小時奮戰後鞏固了下來。至9月29日日終,蘇軍在柳捷日方向占領一個寬8公裏,深1公裏的橋頭堡。第38集團軍另外在斯瓦羅姆耶奪取了一個橋頭堡。兩個橋頭堡隨後被連為一體,正麵達15公裏,縱深達10公裏,統稱依然為柳捷日登陸場。
至9月底,瓦圖京在基輔南北兩側的第聶伯河對岸,都建立了登陸場。幾乎同時,曼施坦因也完成了該方向的撤退。遺憾的是,這裏的“東方壁壘”已經漏洞多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