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三、曼施坦因北翼動搖(1 / 3)

1、南方集團軍群北翼態勢曼施坦因對他的北翼原本還比較放心。雖然丟失了哈爾科夫,損失了大量部隊,但他最強大的集團——第4裝甲集團軍和第8集團軍還具有相當實力。尤其是第8集團軍,在月底還有約20萬兵力,740輛坦克強擊火炮(可用209輛),火炮迫擊炮1935門,293門高射炮。

當麵的紅軍沃羅涅日和草原方麵軍,實力損耗相當嚴重。沃羅涅日方麵軍現有665500人,草原方麵軍336200人。總員額雖還有百萬之數,一線戰鬥兵力卻嚴重不足。而且兩個方麵軍據稱隻有約800輛戰車,總數可能還不及當麵德軍。

蘇軍可以使用的戰車也嚴重不足:如第5近衛坦克集團軍,8月27日隻剩下66輛完好坦克,連長和營長減員了85%;第1坦克集團軍情況較好,8月23日也隻有141輛坦克。

8月底,曼施坦因對戰線進行了調整。為防止被包圍,霍特的第4裝甲集團軍於8月24日深夜放棄了阿赫特爾卡突出部。撤出哈爾科夫的第8集團軍也暫時穩住了陣腳,依托梅列法等地實施防禦。至8月27日,德軍於哈爾科夫(不含)——蘇梅之間,建立起“一條相當完整的防線”。

南方集團軍北翼暫時“穩定”了。但曼施坦因還沒來得及鬆口氣,毗鄰其北翼的南方——中央集團軍結合部就出了大問題!

第4裝甲集團軍8月21日第52軍第255、112、332、57步兵師第48裝甲軍第19、11裝甲師第7軍第88、75、323、68步兵師第24裝甲軍“大日耳曼”師,第10裝甲步兵師,第7裝甲師第8集團軍戰鬥序列8月21日第3裝甲軍第223步兵師,黨衛軍“帝國”、“維金”、“骷髏”師第11軍第168、167、198、106、320步兵師,第3裝甲師,第6裝甲師一部第42軍第39、161、355、282步兵師,第6裝甲師一部直屬第34步兵師,第47裝甲軍2、蘇聯中央方麵軍的攻勢在曼施坦因與中央集團軍群的結合部之間,紅軍展開了羅科索夫斯基大將的中央方麵軍。對其發動進攻的可能,德中央集團軍群與東線外軍處分別在8月22日和8月25日做出了預測。後者甚至預言:在這個方向,“必將爆發影響南方集團軍群總態勢的危機”!

隻要稍微分析一下這裏的兵力對比態勢,就會發現上述預測並不困難:

羅科索夫斯基的總兵力為579600人。編成為第13、48、70集團軍,坦克第2集團軍,第65、第60集團軍,由空軍第16集團軍支援。

而德軍用以阻擋的兵力,除了第9集團軍一部分側翼外,主要是第2集團軍所屬的9個步兵師,司令官是魏斯將軍。雖然他們還可以依托謝夫河、謝伊姆河等戰術區實施防禦,但如此稀薄的實力,根本不足以阻止羅科索夫斯基近58萬大軍的推進。

蘇聯方麵當然也很清楚該戰區蘊藏的契機。

還在庫爾斯克會戰結束前,蘇最高統帥部就給羅科索夫斯基規定了新任務:

從戰線中部發起主攻,攻擊謝夫斯克、胡托爾——米哈伊洛夫斯基,挺進至傑斯納河,然後向涅任、基輔總方向發展。同時,以一部兵力奪取交通樞紐切爾尼戈夫。

按照這個計劃,中央方麵軍將與沃羅涅日方麵軍共同攻占烏克蘭首府——基輔。兩者的預定分界線是:洛金斯卡亞車站、捷爾內、紅科利亞丁、伊奇尼亞、基輔。

解放基輔的榮譽,使羅科索夫斯基和他部下們活躍起來,個個躍躍欲試。但這個前景也麵臨著兩個潛在挑戰:首先是北麵,德國莫德爾將軍的第9集團軍。莫德爾退出奧廖爾地區後,已經在布良斯克方向穩住了陣腳,有可能調來一部分援兵;第二則在於,中央方麵軍自身經過1個半月惡戰,損失甚大,實力還沒有得到恢複。

第2集團軍戰鬥序列8月21日第13軍第377、82、327、340步兵師第20軍第137、86、251、45步兵師直屬第7步兵師盡管如此,羅科索夫斯基隻用10天就完成了準備,於8月26日晨轉入進攻。在主攻的中部,謝夫斯克、諾夫哥羅德——謝韋爾斯基方向,他布置了巴托夫指揮的第65集團軍,以及第48、第60集團軍一部兵力;為了增強突擊力量,還給巴托夫加強了坦克第2集團軍、第4突破炮兵軍,派出了第16空軍集團軍主力。

在南麵,另外安排了一個輔助攻勢,以第60集團軍向科諾托普突擊。

但進攻開始後,羅科索夫斯基卻發現“敵人的頑強出乎我們的預料”。盡管蘇軍炮火猛烈,德國人非但沒有丟棄陣地,反而不斷發起反擊。

在戰車引導,飛機配合下,密集的德軍散兵線向著攻擊蘇軍當麵迎擊而來。

在蘇軍主攻方向,很快彙集了德第2集團軍一線8師中的5個。8月27日,德國中央集團軍群又從第9集團軍和預備隊抽出2個步兵師和2個裝甲師,投入謝夫斯克地域。

同一個8月27日早晨,羅科索夫斯基也投入了第2坦克集團軍。該集團軍現編有第3、16坦克軍,第7近衛機械化軍,第11獨立坦克旅。

雖然架子很大,但第16坦克軍和第11獨立坦克旅實際上沒有坦克,因此隻有第3坦克軍和第7近衛機械化軍可以作戰。

雖然數量不夠,坦克兵團還是增強了第65集團軍的進攻威力。當天,第27步兵軍、第3坦克軍和第7近衛機械化軍協同作戰,攻占了謝夫斯克。但德國人這天也發動了不少於12次反衝擊。激戰至8月31日日終,紅軍依然被阻滯在德縱深20-25公裏處。

由於中央方向受阻,羅科索夫斯基命令南麵的第60集團軍加強攻勢,並派盧德欽柯上校的第9坦克軍予以支援。接到命令後,第60集團軍司令切爾尼亞霍夫斯基表現得極為積極,不惜空虛其右翼,將主力調到左翼以強化攻勢。

德軍對俄國人的轉向始料未及!中央集團軍群8月22日還認定蘇軍將向謝夫斯克以北突擊,因此在南翼隻留下了少量兵力。8月27日,雷利斯克兩側約60公裏正麵上,僅部署了德軍2個團。

切爾尼亞霍夫斯基很快在謝夫斯克以南取得突破。第9坦克軍還發動了一次突襲,於8月30日晨奪取了德軍縱深內的格盧霍夫。戰鬥中,軍長盧德欽柯戰死。他的職務由巴哈羅夫接替。

獲勝的蘇第60集團軍繼續向科諾托普推進。

至8月31日,他們已前進60公裏,進入烏克蘭境內。該方向的德第13軍被擊潰,且與第2集團軍主力分隔,隻得於9月4日轉給南麵的第4裝甲集團軍。曼施坦因對這個軍及其“4個殘破不堪的師”的到來並不歡迎,因為這意味著紅軍的進攻也將跟過來!

羅科索夫斯基決定最大限度利用這次勝利。

第13集團軍、第7近衛機械化軍、突破炮兵第4軍、空軍第16集團軍主力,都被緊急調往第60集團軍地帶。至8月31日前,突破口已擴大為寬100公裏,縱深70公裏。

由於南翼的突破,羅科索夫斯基的整個戰線都開始向前推進。中部的第65集團軍,穿越了布良斯克森林和希涅利斯克森林,至9月5日前推進了125公裏。

盡管德軍又追加了第56裝甲軍軍部,2個裝甲師,3個步兵師的援兵,但中央方麵軍的推進已不可阻擋。9月3日,羅科索夫斯基的左翼於諾夫哥羅德——謝韋爾斯基以南前出傑斯納河,隨後沿河左岸向西南推進。紅軍從行進間強渡謝伊姆河後,第60集團軍於9月6日奪取了重要鐵路樞紐科諾托普,9月9日又占領了巴赫馬奇,並在在巴赫馬奇以南合圍了4個德國師,經2天激戰殲滅之。德第13軍屢遭重創,幾乎名存實亡。

通過這一係列行動,羅科索夫斯基切斷了中央和南方集團軍群在謝伊姆河的聯係,打開了通向第聶伯河中遊的通道。9月7日,蘇軍已在150公裏正麵進抵傑斯納河。9月15日,第7近衛機械化軍和第77步兵軍先頭攻占涅任。這是德軍掩護基輔方向第聶伯河的最後堡壘,距離第聶伯河隻有100公裏。

第2集團軍戰鬥序列9月5日第20軍第137、6步兵師第56裝甲軍(來自第4集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