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月29日起,蘇軍開始采取新的殺傷模式,以龐大的空軍,包括大量遠程飛機,對德軍縱深實施密集的空中打擊。用梅列茨科夫的話說,蘇聯飛機幾乎“不限製汽油用量並慷慨地供應炸彈”。第一次空襲就動用了333架飛機,以後各次也有100-150架參加。從姆加和烏裏揚諾夫卡至盧加、納爾瓦和普斯科夫之間的交通線均在襲擊之列。空襲持續到8月12日。
在地麵,蘇軍繼續尋找德軍的弱點。8月11日,第8集團軍集中5個師和2個近衛坦克團(總計30輛坦克)的重兵,企圖從德第5山地師手中奪取一個很小的橋頭堡。依靠壓倒優勢,蘇軍眼看就要獲得勝利,卻遭到德第132步兵師的反擊和重炮猛轟,頓時功虧一簣。梅列茨科夫不肯放棄,令最後的預備隊——第311步兵師和第503獨立坦克營(14輛坦克)加入戰鬥。反複攻擊之下,德第132步兵師也支撐不住了。
8月14-15日夜,德軍實施了撤退。8月16日,第1步兵師和第254步兵師替換下了殘破不堪的第132步兵師。經過這次激戰,德軍宣稱重創了12-14個俄國營,消滅24輛坦克。幸存的德國士兵雖然身心俱疲,卻也感到俄國人的攻勢隻能到此為止了。
事實上,蘇軍在這一線的確已經元氣大傷,炮彈也基本耗盡。而姆加卻依然掌握在德軍手中。8月17日,紅軍受命堅守占領地區。8月22日14時40分,斯大林下令中止了戰役。從7月22日——8月22日,蘇軍純減員20890人,傷59047人。總傷亡近8萬。
付出巨大代價,拖了整整一個月的姆加戰役,對蘇方到底有多大價值?
德軍戰時統計顯示,從7月21-8月20日,其第18集團軍損失了26443人。但該數據的準確性值得懷疑:根據德東線外軍處的統計資料,從1943年7月20-10月,北方集團軍群的野戰師由43個增加為44個。兵力卻從71萬下降為60萬1千。減少10萬以上!而北方集團軍群上報的7月21日——9月30日損失,卻隻有48649人!
以上述數據推測,北方集團軍群夏秋之際的損失,大約縮水一半左右!姆加戰役的傷亡,則可能高達5萬餘人。
以近8萬損失,換取對方5萬精兵的傷亡,對1943年夏的蘇軍來說,的確是上算的買賣。
雖然拿人命來換算效率,顯得很不道德,但戰爭就是如此。
這還不是俄國人的主要收獲。事實上,迫於東線中南部所遭受的巨大壓力,希特勒非常希望從北方集團軍群抽調援兵,卻總是遭到屈希勒爾的強烈反對,甚至公開宣稱“一個師也調不出來”。正如姆加戰役所證明的那樣,他所承受的壓力也並不輕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