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兵臨城下(1 / 2)

武德十年(李承明沒有起用李世民的貞觀年號,依然沿用李淵的武德年號)正月初十,李承明決定在養馬場舉行一場大的演武,他想看看這些少年們裏麵到底有沒有可造之才。

薛仁貴帶著這些少年們早早地就排好了隊列,等待著李承明的到來。正月裏的幽州是非常寒冷的,冷颼颼的風呼呼地刮著。光禿禿的樹木,像一個個禿頂老頭兒,受不住西北風的襲擊,在寒風中搖曳。太陽也似乎怕起冷來,穿了很厚很厚的衣服,熱氣就散發不出來了。少年們凍得鼻酸頭疼,兩腳就像兩塊冰一樣。

“怎麼冷的天,太子還不知道來不來呢?何必這麼早集結呢?”大部分少年們心裏都在抱怨著。

不過他們想錯了,辰時剛過,養馬場內便來了儀仗,先是近百麵大旗,由衣鮮甲亮的士卒們舉著,腳步從容徐徐而過,旗垂九旒,畫降龍,一色明黃,接著是一輛朱斑輪的安車,由三匹純色白馬拉著,較繪虎,軾畫鹿,青色羽蓋,車上立著六仞高的大旗,車四周站著四個一模一樣的人,高冠博帶,挾弩持弓,神情威嚴。車旁是一個褒衣大裙的馬周,騎著黑馬,戴進賢冠,耳邊發際簪著白筆,隨侍在側。

李承明已經開始啟用皇太子的儀仗了。

王虎臣拿著麵赤色令旗跑過來,將旗在手中一揮,大聲道:“太子殿下馬上就到,待會兒行禮時,你們看我手中的旗子,我令旗向上揚時,你們一起跪下,喊皇上萬歲萬萬歲,太子千歲千千歲,一定要齊,不能丟臉,比試時要打起全副精神,這可幹係著你們日後的前途命運,該說的話平日早和你們說過了,全看你們自己的了,懂了麼?”

比試不過是他們這些日子以來學習的六項,騎、射、拔距、投石、弁、角抵。三百八十名郎衛分成四隊,隊內每兩名郎衛為一組,勝者與另一組勝者比試,直到每隊決出六名勝者,四隊的二十四名勝者再決出位次,奪魁者賞黃金百兩。

薛仁貴輕輕鬆鬆勝了兩陣,那兩人自知比他不過,早想認輸,又怕騎射不過關挨罰。按照比試的規矩,不論勝負,十二矢者不能中六矢的,便為“射殿”,是會被趕出去的。在薛仁貴的臨場指點之下,兩人都中了七矢,自是喜出望外,感激他還來不及,哪還有慘敗之後的沮喪衰頹之意。

薛仁貴這邊比得快,早早便射完了十二箭。其他組還在比試中,薛仁貴走到那個腦袋後麵長著大肉瘤的王德僉身邊,觀看他的射術。

和王德僉比試的是一個身材高大的少年,那大個少年已射了六箭,五箭中的,而王德僉隻射了四箭,兩箭中了靶心,雖然落後,王德僉卻仍是不慌不忙,一點怯色不見。薛仁貴在一邊仔細看著,王德僉瞄準箭靶時,箭頭稍高於靶心,射出的箭呈弧形。那大漢卻是箭勢筆直,又快又準。比箭之地距箭靶一百二十步,顯見那大個少年手上頗有勁力。

薛仁貴悄悄地對王德僉說:“王兄弟,你力量不夠,要想箭中靶,得身子後仰些,不能隻抬高箭頭。”

王德僉照那薛仁貴的指點,穩穩將箭射出,果真一箭中的。王德僉笑道:“果然是這個道理,我懂了。”

那個大個少年上上下下打量了薛仁貴一陣,說道:“兄弟,別的我不說,就你這身材,的確是個騎射的好料。方才我也瞧見了,你沒怎麼使勁兒,十二箭中了十一箭,了不起,真想和你比比。”

王德僉笑道:“比到最後,你們兩個總能遇上。”

然而兩人並未遇上,因為幽州城傳來消息,李靖和李世績的大軍就要殺來了。李承明略做考慮便立刻命令大家全部撤回幽州城去。

“消息確切嗎?李靖和李世績都來了?”李承明一進幽州城,就急急忙忙地向等在西門口的劉仁軌問道。

“確切,斥候說二李都在軍中,馬步軍一共十一萬,已經攻破上穀了,估計今天下午就能趕到幽州。”劉仁軌答。

李承明的心裏一陣發涼,他是在想不到李世民會在正月動手。天寒地凍的,別說攻城不易,糧草消耗也會比平常大很多,他怎麼保障軍糧補給呢?他不怕士卒們在野外凍死嗎?

“殿下,燕王和諸位將軍們都在等著您呢,我們還是先回都督府,聽聽說、大家的意見吧!”劉仁軌似乎知道李承明的想法,開口說道。

李承明點了點頭道:“上車來一起走吧!”

劉仁軌有些猶豫,“快上來吧,時間緊迫,我還想在路上問你些事情呢,不要講究那些了。”李承明又道。

劉仁軌點了點頭,躍上馬車。

“劉將軍看來我們此番有多少勝算?”馬車上李承明開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