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仁軌想了想道:“這個季節根本不是用兵的季節,李靖和李世績為將多年,不可能不知道這個道理。一定是李世民強令他們出兵的,臣下以為隻要我們堅守不戰,用不了幾天二李就得糧草不濟無功而返。”
李承明點了點頭道:“我也是這樣想的,可是我總是感覺事情有些不對勁。以二李的赫赫戰功來說,他們怎麼會犯這麼白癡的錯誤呢?”
“強攻他們是攻不下的,是不是?”李承明又問。
劉仁軌先是點了點頭,然後又搖了搖頭道:“那也不一定,得看幽州城裏有多少守軍,二李的糧草補給是否舒暢才知道.”
李承明恍然大悟:“城裏有多少守軍?”
劉仁軌搖頭道:“這個臣不知道,得問燕王。”
“燕王伯父,城裏有多少守軍?”一見到李藝,李承明便開口問道。
“五萬餘。”李藝答。
李承明鬆了一口氣道:“那就好,那就好。”
“李靖和李世績莫不是瘋了嗎?這樣的天氣竟然驅大軍來取城池高大的幽州。”李承明喃喃自語道。
“有兩個可能,一是長安有變,李世民強令他們來戰。二是我們這裏有變??????又或者二者兼而有之。”魏征說道。
“我們這裏有變??????你是說??????我們這裏有人投??????”李承明道。魏征的話讓他陷入了恐怖之中,他最害怕的就是自己隨時會被周圍的人出賣。
突然間他覺的自己身邊的人怎麼每一個人都不可靠了。感覺這些人都有出賣自己的心思和可能,甚至感覺他們有可能會聯合在一起出賣自己。
“太子殿下不必擔心,魏大人所言隻不過是他的揣測,事情或許不是這樣的。”楊不悔看出李承明內心的恐懼,開口安慰道。
“是啊,藝在幽州多年,藝向殿下保證,這裏上至豪門大姓,下至庶民百姓誰都不敢出賣殿下來換榮華富貴。”李藝也說到。
聽他們這樣說李承明心情好了些,他點了點頭道:“不知道燕王伯父準備如何禦敵。”
李藝笑道:“堅守不出,耗敵以疲。”
這時候有斥候來報說二李大軍已至城南十餘裏處。
李承明決定帶人上城樓去看看。
一行人剛剛登上城樓,遠處邊傳來一陣陣巨鳴,隆隆不絕,震得四周山巒間回音滾滾。李承明等人循聲看去,隻見前麵莽莽山野之上的萬頃落雪都若沸騰了一般,淩空騰起一層層雲煙。整個大地都似在為緩緩移近的那一片浩浩蕩蕩的車鳴馬嘶而瑟瑟發抖。
“到了!到了!”李承明脫口而出,“這麼快就到了!”
滾滾雪塵如浪潮一般湧近,倏然一下便停了下來。天地間的陣陣輕震也一瞬間便停止了。雪塵漸漸散盡,一隊隊鎧甲鮮明、刀槍鋥亮的大明騎兵已來到幽州城下,如同樹林一般森然而立。那高高飄揚的“唐”字大旗,顯出了一派逼人的威武雄壯之氣。
看著這雄壯軍隊,再想想他們的統帥,大唐不世出的兩位名將。尤其是李靖,簡直可以說是中國軍史上軍神級的人物。李承明再一次為自己和自己母親妹妹的命運擔心起來。
李靖和李世績心裏也很無奈,誰都知道現在根本不是用兵的時節,可是皇上竟然命令他們一個月之內拿下李承明,這實在不是一件容易辦到的事情。
安紮好營帳以後李靖和李世績在中軍大帳裏彙集部下所有的將軍們開始研究戰法。
李世績拿著一柄細長的銅尺,指著掛在帳篷上的幽州全城軍事地形帛圖上的圖標線條,侃侃而談:“幽州城坐北朝南,呈長方形,城牆高達五六丈,易守難攻,險要之極。該城共有八道城門:東麵有大同、長慶二門,南麵有含毯、朱雀二門,西麵有大西、小西二門,北麵有七星、玄武二門。而且,它北靠燕山牡丹峰,東枕蒼光峰,西傍永定河,三麵據險,委實難以硬攻??????”
“那就隻有南門了。”一名副將插了一句進來。
李世績聽了,臉上微微一笑,拿手中銅尺指點著那帛圖上平壤城的南麵,繼續講道:“不錯,李參軍——乍一瞧這幽州城的南牆之外地勢平坦,似乎是無險可據:但南城的牆垛最厚、城門最堅,而且門外的地勢雖然看似平坦但實際上不夠開闊,根本鋪不開太多的兵馬??????”(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