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公審惡霸(1 / 2)

堵在迷宮外麵的張公謹得了消息,連忙帶著了兩百多人趕回蘭城鎮,蘭城鎮雖然不大,護牆也不高,但是張公謹的人少,又沒有器械,所以張公謹隻是在離城半裏之遙的地方觀望了一會便帶人離去了。

“大王,方景行醒了。”張公謹剛退,孫邳治便跑來對李承明說道。

“這樣吧,你多派些人去通知百姓,就說今天午時我要在方宅門前公審方景行,讓他們都來看看。”李承明想了想說。

午時還未到,蘭城百姓便陸續從四麵八方向方宅湧來,等午時將近的時候方宅門前的空地上早已經是人山人海,通往方宅的三條路口早已擠了個水泄不通。很快,這裏便摩肩接踵,人頭攢簇。

一則百姓們沒有看過公審都想來看個新鮮,二則這些年方景行在蘭城鎮無惡不作,弄得天怒人怨,今聞此霸已成階下之囚,誰都想前來看個究竟,以消心頭之恨!

午時一到,孫邳治和方正帶著幾名精壯漢子,打開方宅大門,押著方景行和他的幾名心腹部下走了出來。

接著李承明帶著十幾名手執皮鞭木棍,如狼似虎的大漢走出來。

本著從小到大的原則,第一個被審的是方景行手下較年長的那名策士,他被方正帶到李承明站立的台階前,雙膝跪於台階之下,不敢抬頭。

“你叫什麼名字,都幫方景行幹過什麼壞事,說。”李承明清了清嗓子說。

策士答道:“回稟大王,小人姓劉名萬方,十年前乃方景行生父方守仁手下一名管家,曾幫他作過些許積善功德。方守仁亡故後,方景行留下小人,收為門客。為了得個溫飽,小人不得不寄人籬下,仰人鼻息。然這十年中小人須不曾為虎作倀,助紂為虐,幹得喪天悖理之事,倒是一心相機奉勸方景行改邪歸正。小人之言句句是真,還望大王明鏡高懸,替小人做主則個。”

李承明冷冷道:“你苦口婆心,一心勸善,收效卻是甚微!你主子罪行累累,擢發難數,本王正在勘查。你如何吮癰舐痔,與之朋比為奸,到時亦自有分曉。現本王對方景行與你所犯輕罪暫不過問,隻問重大罪惡。本縣問你,方景行在蘭城到底害了幾條人命?”

“六七條吧??????”那名策士斜斜地瞄了方景行一眼說道。

李承明點了點頭道:“打!”

話音剛落,早就忍耐不住的方正立刻帶著幾名漢子一擁而上,將他掀翻在地,剝下衣袍,露出光背,皮鞭在空中劈啪作響。一鞭一道血印,鞭鞭紮進皮肉之中。劉萬方被打的哭爹叫娘,打到十五鞭上,劉萬方後背上已是鮮血淋漓。李承明抬手,示意暫停用刑,押方景行過來。

圍觀的百姓們看見見騎在他們頭上達數年之久的、不可一世的人物也有今日,免不了一陣喧嘩。方景行身高七尺,虎背熊腰,臂圓頸粗,一看便知是個力能舉鼎的惡棍。他先睥睨李承明一眼,又轉身向自家門前的看眾傲視一圈,冷冷一笑,仍站立在台階下,不肯跪下。

鐵匠方正見仇人方景行到此時仍如此驕矜倨傲,不可一世,忍不住喝罵道:“惡賊方景行,你好大的狗膽,見了大王,還不早早下跪!”

方景行一向對人開口即罵,伸手即打,今聽得方鐵匠竟如此喝罵於他,哪裏受得住!直氣得臉色青紫,百脈擴張,滿臉橫肉抽搐不停。正待張口欲罵,突然鼻傷破裂,流血不止。隻覺眼前金蠅亂飛,一時站立不住,癱倒在地。

“怎麼又暈了!”李承明心裏暗暗叫苦。

孫邳治隨即俯身,卻見他早已不省人事。連忙叫人去打涼水來。

李承明咳嗽了一聲,站直了身子,大聲道:“數年來惡霸方景行在此一手遮天,篡權亂政,以至宵小得誌,忠良受讒。今已雨過天晴,撥亂反正,從此蘭城可望綱紀重振,百廢俱興,??????”

說到這他覺得有些跑題了,老百姓不一定想聽這些沒用的廢話,於是歇了歇又說:“方景行魚肉百姓,殘害忠良,罪不容誅。然他在蘭城橫行數載有餘,其罪惡絕不止此。故本王宣布從現在起開始放告,全鎮父老百姓,有冤申冤,有仇報仇。但凡控告方景行者,每案必訪,有錯必糾,有失必償,以孚民望,以安民心,以平民怨。大家放心,本王言必信,行必果,冤屈定要昭雪,正義必能伸張。”

台階下眾人聞得此言,歡聲雷動。眾人歡呼之際,人群裏有三名和尚卻在彎腰曲背竊竊私議。待歡聲漸止之時,他們擠出人群,高喊冤屈。三僧向台階走近,李承明看得分明,這三個喊冤者一個個均賊頭賊腦、歪嘴斜眼,看上去都是善類。三僧在台階下齊齊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