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公審惡霸(2 / 2)

李承明問:“你們三個誰最年長?”

跪在中間的和尚答道:“老衲倒是苟長幾歲。”

“你叫何名?有何冤屈?”

那和尚答:“老衲法名慧海,與二師弟在鎮南光孝寺出家,整日念珠木魚,晨鍾暮鼓,苦心修行。梵宮中別無值錢之物,惟有一尊南無觀世音金身雕像。阿彌陀佛!不期兩個月前,錢牟一夥撞入伽藍,竟將菩薩雕像擄去。罪過!出家人慈悲憐憫於心,普度眾生於行。然佛盜卻是無緣,對此盜寶瀆聖之罪,鼠竊狗偷之徒,豈能姑息養奸?今大王既願替百姓申冤,我等三人懇請大王將此聖物追回,歸還小廟,若或方景行已將菩薩金身焚化,就祈求大王以金銀相賜,補我之失。老爺的大恩大德,我師兄師弟三人當銘肌鏤骨,沒齒不忘。阿彌陀佛!”

說完,於水青石板地上一連叩了三個響頭。台階下看審的百姓屏聲靜氣聽老和尚訴了冤情。

李承明怎麼看這老和尚都像是個渾水摸魚的混蛋,可和尚說的很有技巧,讓他找不出破綻來,思慮了一會以後終於想到一個辦法,他開口問道:“此金身聖像乃為廟中惟一寶物,想必你等僧眾一向愛護備至,頂禮虔誠。”

老和尚不知是計,忙答道:“大王說得是,每日早晨老衲親持拂塵為之撣拭灰土,口誦經文不止。”

李承明又問:“那麼,你那二位師弟想必亦是朝暮勤奮,侍奉菩薩了?”

跪在右邊的和尚見問,答道:“回大王垂問,貧僧自遁跡空門,皈依三寶,自是一心斷惡修善。故每日早晚兩次在菩薩麵前紅燭高香,唱經念佛,瞻仰慈容,已數年如一日矣!”

三僧向李承明報稱光孝寺遭劫第三個和尚說道:“小僧自祝發從佛以來,每日服侍於我大慈大悲南無觀世音菩薩蓮台近旁,猶如金童玉女,寸步不離,隻手中少了淨瓶楊柳。阿彌陀佛!”

李承明聽完,嗬嗬笑道:“好,好,好,太好了。”

接著他扭頭對站在他身後的安六子道:“你去找木炭三塊、白紙三張,交給著三個和尚。”

安六子答應了一聲,轉身回了方府。

不一會他拿著些木炭和白紙出來,交給那三個和尚。

三僧接木炭白紙在手,不解其意,驚疑不定。李承明命左邊那和尚:“你轉到左邊。”又命右邊那和尚:“你轉到右邊。”

最後剩下慧海,李承明命道:“你轉過身去,麵對百姓。”

三僧無奈,隻得從命。

李承明命眾僧:“汝等跪下,每人模仿菩薩金身畫一素描交於本王。”

圍觀的百姓們聞得此言,頓起大嘩。

三僧如何畫得出來!隻見一個個搔頭抓腮,大汗淋漓,畫了半日,每人方胡亂畫出一像。

李承明命安六子道:“去將畫像取來一瞧。”

“去拿給百姓們看看。”李承明看完那三幅畫像說。

安六子拿著那三張畫像向圍觀的百姓走去。

人人看得明白,三幅畫像無一有雷同之處。一幅將觀音畫成三頭四臂,一幅三頭八臂,第三幅則是一頭兩臂,身旁多了女童一名。

李承明冷冷一笑,大聲喝道:“爾等釋門敗類,竟敢無中生有,貪贓誣告,欺騙本王!給我往死裏打。”

大漢們發一聲喊,早將三個禿驢掀翻,撩起直裰,扯下內,竹板在空中舞動,呼嘯生風。大板無情,打得三僧鬼哭狼嚎,尖聲討饒。眾人哪裏肯依,直打到李承明叫停方休。三僧一個個被打得皮開肉綻,鮮血迸流,行走不得。過了好久才有好心百姓上前將他們拖了開來。

識破三僧的詭計,李承明心裏很是得意,圍觀的百姓也都交頭接耳議論紛紛,都說楚王是神童,將來肯定不的了。聽百姓的議論李承明心裏暗自高興,心說:“今天這是怎麼啦?自己以前好像也沒這麼聰明啊!看來這聰明人也都是鍛煉出來的。”

隔了一會,李承明正色道:“剛才我正要告訴大家,任何人不得牆倒眾推,渾水摸魚。不期這三個瘟僧卻鬼迷心竅,前來自尋煩惱。若是誰再敢挾嫌誣告,這三個和尚就是榜樣。”(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