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啟祥長春(2)(2 / 2)

但是,慈禧的四十大壽,既是她大喜的一年,也是她大悲的一年。民間常說人生三大不幸——幼年喪父、中年喪偶、晚年喪子,似乎慈禧都遇上了。她十九歲喪父,也還算早;二十七歲喪夫,卻是中年;四十歲喪子,步入晚年。慈禧四十大壽剛過不久,同治帝得上天花,不治而死,才十九歲。這對慈禧來說,是一個天大的打擊。她在長春宮一手掌控,立了既是侄子,又是外甥的載湉為帝。光緒十年(1884年),慈禧從長春宮遷回到她早年居住的儲秀宮。慈禧死後,三歲的宣統皇帝溥儀即位,光緒帝皇後隆裕被尊為太後。這位清廷最後一任太後,是在長春宮接受皇太後徽號的。

長春宮回廊中共有18幅《紅樓夢》壁畫

紅樓四壁長春宮。長春宮正殿廊廡的四麵回廊內壁上,繪有以《紅樓夢》為題材的巨幅壁畫,東北和西北角各五幅,東南和西南角各四幅,共18幅,均屬晚清作品,其中有“怡紅院”,有“瀟湘館”,還有賈母逛大觀園等。繪製的眾多人物色彩鮮豔,栩栩如生;畫中的亭台樓閣形象逼真,有立體感。《紅樓夢》自乾隆時期麵世,書生輾轉抄閱,仕女私相傳誦。後宮中有大量閑暇時光的妃嬪們,喜歡以“才子書”消磨時光,慈禧也未能免俗。長春宮的《紅樓夢》壁畫,據傳是光緒帝珍妃和瑾妃提議繪製的,自然得到慈禧太後的俯允。壁畫繪製者是誰?宮史無載。有人認為是內廷如意館蘇州畫工所繪。光緒朝侍讀學士吳士鑒在《清宮詞》中自注:瑾、珍二貴妃,令畫苑繪《紅樓夢》大觀園圖,交內廷臣工題詩。另有人認為是出自民間藝人之手。紅學家周汝昌先生在《紅樓四壁駐長春》文中說:這些《紅樓夢》壁畫,實出於地安門的一家彩畫鋪的藝人之手。身懷絕技的畫師和藝人,給人們留下了這樣的藝術品。畫筆精細,典雅清秀,顯示出畫師們的精湛藝業和深厚功力。

文繡孤獨長春宮。長春宮最後一位主人是清遜帝溥儀的淑妃文繡。康熙帝題、慈禧書長春宮匾聯:“麟遊鳳舞中天瑞,月朗風和大地春。”文繡人生中得到了“天上的瑞”和“地上的春”嗎?

文繡於1909年12月20日生於滿洲貴族世家,為鑲黃旗額爾德特氏端恭之女,又名傅玉芳。1922年3月,由遜帝溥儀閱看相片“欽定”,17歲的郭布羅·婉容選為皇後,14歲的額爾德特·文繡選為皇妃。文繡做皇妃既未能享受皇妃之樂,還遭受皇後婉容的冷眼,這是她悲劇人生的開始。

從1922年冬到1925年冬,文繡在長春宮生活。她每天除早晚到養心殿向溥儀問安,到太妃們住的宮中例行問安外,回到長春宮或讀書,或督導宮女讀書、刺繡。1926年故宮開放時,長春宮還保留著文繡住過的痕跡。正堂西側一間是文繡臥室,再西一間是書房,桌案上陳放著小說等書,還有幾幅她的親筆小楷;正堂東側一間是文繡的浴室;再東一間有兩個櫥櫃,東壁有山水畫和油畫——教授文繡英文的美國女教師淩若雯。屋中還擺放著一張溥儀、婉容、文繡與英文女教師淩若雯夫婦的合影。配殿承禧殿裏都是西式陳設,南間有書案、風琴等物,還有至聖先師孔子的牌位,牆壁上懸掛著地圖。文繡獨居長春宮,精心讀書,學習文學,書籍成為她的精神伴侶。

1924年11月5日,做妃子不到兩年,才16歲(虛歲)的文繡,遇上馮玉祥的“逼宮”,隨溥儀離開皇宮。1931年10月22日,文繡與溥儀在天津簽訂離婚協議書。這年文繡23歲(虛歲)。是為愛新覺羅宗室後妃同皇帝離婚的先例,當然這時的皇帝和後妃都已經不是名副其實的帝後了。1953年9月18日,文繡在北京西城劈柴胡同一間約10平方米的小平房裏,患病故去,終年45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