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賣點構造階段。經過長時間、大幅度回調之後,其走勢重回上漲軌道,連續形成G、H、I三個階段性高點。在G、H段的上漲過程中,期間雖然也形成較大幅度的回調,但是始終沒有出現明顯的頂背離,所以經過回調之後股價繼續創下階段新高。H點上漲到I點的階段性漲幅為4.44%,黃白線高度由h點降到i點,紅柱麵積由S7減為S8、S9並接近於0,紅柱高度同比大幅度降低。走勢中第一次出現明顯的頂背離,所以在I處形成賣點1。隨後的走勢又多次形成反彈的新高點,即形成頂背離賣點之後有多個次級別賣點。對於這一波走勢而言,若技術掌握到位,15%的利潤空間是必然的。
圖5–14?蘇寧電器120分鍾級別走勢交易分析示意圖(2010.10~2011.4)
(1)走勢總體概況。圖5–14顯示的是蘇寧電器(002024)120分鍾級別的走勢。E點是走勢的一個重要分水嶺:E點左邊,走勢呈現緩慢下跌之勢,以A點為衡量原點,下跌幅度達到25%左右;E點右邊,走勢呈現較快的上漲之勢。F點是操盤買賣轉折點,MACD黃白線在f點由下往上穿越0軸,走勢正式由弱變強。以E點為上漲原點的最大漲幅達到30%,波段的操盤機會甚大。
(2)買點構造階段。觀察A點的走勢,有一個出現多根紅柱的小幅反彈細節,這意味著反彈的力度較大。當走勢進行到B點的時候形成了最簡單的“下跌+反彈+下跌”走勢單元。觀察MACD指標可以發現,此時的黃白線高度由a點上移到b點,並且綠柱的高度和綠柱的麵積明顯減少,上方紅柱高度和紅柱麵積明顯增大,下跌過程中形成局部底背離。根據120分鍾級別進行操作,要抓住這裏展示的細微操盤機會,需要相當的預判推理能力:從A點下跌到B點,即使B點大陰線後麵的陽K線還沒形成,據黃白線的高度變化趨勢,可以推測底背離的形成勢在必行。此時距離背離啟動點有3%左右的差價,滿足小倉位買入的條件。走勢下跌到C點形成底分形後,黃白線高度由a上移至c,綠柱麵積由S1降為S2,背離差達到10%,再一次形成巨大的操盤機會。C點底分形確立後,形成3%左右的反彈。此時,綠柱麵積S2仍然較大,走勢有進一步釋放下跌動能的要求。
從C點下跌到最終底部E點的過程中還在D處形成一個底分形形態,此時的MACD指標顯示,e點同時對a、c兩點形成底背離,背離差超過15%。因此,D點也是較好的買入區域。從D點下跌到E點的過程中,“筆”走勢內部出現底背離:S3處的麵積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後麵部分的麵積小於前麵一部分的麵積。在E點形成相應的買點1。在確定底背離成形、背離差足夠大的情況下,可以利用下跌過程出現的一個個底分形不斷加倉以降低成本,也可以利用綠柱麵積的衰減原理買到盡可能便宜的籌碼,這在某種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要越跌越買。
(3)賣點形態階段。E點底分形形態完成後,走勢大幅反彈到達F點,F點短暫回調不創新低,上漲趨勢最終確立並意味著下跌趨勢進入倒計時。在從F點上漲到G點的過程中,股價的上漲與MACD三大背離指標呈現較好的協同性,沒有出現頂背離。所以G點頂分形確立後的走勢是技術性回調,隨後反彈必將超過F點。經過6%左右的回調之後,走勢重拾上升勢頭突破F到達H點,黃白線由g上升到h,上漲走勢依然健康。相比小級別的走勢,120分鍾級別的每一波回調的絕對幅度較大,因此每次回調都是難得的波段操作、降低成本的機會。H點上漲到I點的過程出現了明顯的頂背離:黃白線從h降為i;紅柱麵積由S6減少為S7;紅柱高度同比大幅度降低,因此走勢到此形成賣點1。頂分形確立之後,要出掉大部分的倉位,並且隨後的任何一個反彈高點都構成獲利出局的機會。
6. 日K線級別走勢下的背離操作
圖5–15?武鋼股份日K線級別走勢交易分析示意圖(2010.10~2011.5)
(1)走勢總體概況。圖5–15顯示的是武鋼股份(600005)日K線級別的走勢。武鋼股份可以說是近兩年來表現最熊的一隻股票,其自2009年8月4日創下階段新高12.40元之後一直呈下跌之勢。本圖顯示的最低價位為4.18元,相較於12.40元,其最大跌幅一度達到70%左右。但即便是像武鋼股份這樣不斷在日K線的“下跌—反彈—下跌”中折騰的熊大盤股,仍然不乏階段性的操盤機會。圖中顯示的走勢,其最高的階段性漲幅便達到了30%。以C為分界點:左邊呈現“下跌+盤整+下跌”之勢;右邊呈現“上漲+回調+上漲”之勢。背離明顯,操作機會明確。
(2)買點構造階段。武鋼股份的股價從高位平台區下跌到A點的過程中,綠柱的麵積急劇放大,同時黃白線高度急劇下降到達a點。比對前述工商銀行的走勢,可以說兩者如出一轍,都是通過一波快速的下跌,迅速將股價打壓至低位,黃白線同時運行到很低的位置,但隨後黃白線迅速上移。由於黃白線上移的幅度較大,所以,在隨後的下跌中,一般都會形成底背離的走勢。走勢下跌到B點並構建底分形,此時的MACD黃白線由a上升到b,綠柱麵積由S1減少為S2,形成買點1。B段下跌的內部(低級別中)出現底背離,走勢小幅反彈至背離啟動點A,漲幅為3%左右。S2綠柱麵積仍然偏大,B點反彈完成之後有進一步回調的要求。走勢回調低點C點高於反轉原點B,綠柱麵積S3進一步衰退至0,上漲趨勢正式確立,買點2形成。此時,黃白線實現由下往上穿越0軸。
(3)賣點構造階段。反轉趨勢確立後需要時刻跟蹤上漲過程中股價與MACD指標的同步變化趨勢。從D點上漲到E點,紅柱麵積由S4減為S5,黃白線高度由d降為e,形成微小的頂背離。從底背離啟動點開始計算,此時階段上漲幅度已經達到20%左右,股價隨時都有可能出現見頂,走勢在E點形成賣點1。E點頂分形確立後,股價大幅度回調,走勢隨後又形成兩輪上漲。第一輪從E點到F點,上漲的紅柱麵積S6較S5大,黃白線高度也超越前麵兩波的上漲,顯然這裏的走勢並沒出現明顯的頂背離。第二輪從F點到G點,黃白線由f下降到g,紅柱麵積縮減為0,頂背離非常明顯,階段上漲到此結束,步入調整是隨後走勢的必然選擇。
圖5–16?招商銀行日K線級別走勢交易分析示意圖(2010.10~2011.5)
(1)走勢總體概況。圖5–16顯示的是招商銀行(600036)日K線級別的走勢。金融保險股給人的印象是走勢緩慢、很難賺錢,但也不怎麼會虧錢。仔細觀察類似股票的走勢,即使在大級別走勢上沒有太好的交易機會,但在局部仍然存在高拋低吸的波段交易機會。統計2009年7月以來招商銀行的走勢圖我們可以獲得如下信息:日K線級別反彈幅度超過20%的機會有3次;反彈幅度超過10%的機會有3次(前麵超過20%的機會不計入在內)。如果將走勢的級別進一步縮小到30分鍾,其超過10%漲幅的交易機會超過了20次。這就說明對於大多數投資者而言,資金規模的大小、股票本身的好壞並不是根本的問題,關鍵是如何把握買賣的時機,圖中招商銀行的走勢就顯示了非常明顯的交易機會。整個走勢過程以C點為分界線,左邊呈現盤整下跌建倉之勢,右邊呈現快速上漲之勢,階段最大漲幅達到20%左右。D點是操盤交易的分水嶺,黃白線在D點由下往上穿越0軸標誌著走勢正式由弱變強。
(2)買點構造階段。通過前麵一段時間快速有力的下跌,A處的黃白線已經達到最低處,股價在隨後盡管繼續下跌,但是黃白線卻一直在上移。根據3%背離差的要求,B處的破位下跌,背離的形成已經不可避免,第一次底背離交易機會出現,形成買點1。B點以5%左右反彈幅度回到背離啟動點A。因此這裏看似不經意的瞬間走勢,卻創造了非常大的交易機會。如果能把握這些交易機會,即使是按照每次3%的複利計算,25次之後資金就翻了一番。
在B處形成反彈之後,隨後又形成新一輪的下跌,此時股價再次創下階段新低,但是黃白線不斷上移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因此絕對的操盤機會出現在圖中C處的買點2。相對於A處的背離啟動點,此時的背離差已經達到5%。經過幾個交易日的調整,2011年2月14日的反彈走勢結束5%的背離差。隨後走勢繼續回調到D點,回調的最低點不跌破C處的最低價,形成了圖中D處的買點3。
(3)賣點構造階段。買點3的出現標誌著反轉趨勢正式確立,隨後走勢以一波13%的漲幅到達E點,此時黃白線穿越0軸,創下階段反彈的新高,由此可以判定股價有進一步創新高的要求。E點的頂分形構造完後,回調幅度達到7%左右,回調底分形的確立形成再度介入時機。走勢以13%左右的反彈幅度到達圖中F處並構造頂分形。E、F兩點之間的差距為8%左右,下方MACD黃白線高度由e到f的變化幅度甚微。不協調的走勢形成了明顯的頂背離。F點的頂分形意味著賣點1形成。此時如果觀察其60分鍾級別的走勢圖,F點處的頂背離會非常明顯,並且是趨勢性的頂背離。
7. 周K線級別走勢下的背離操作
(1)走勢總體概況。圖5–17顯示的是特變電工(600089)周K線級別的走勢。周K線級別是交易中非常高的一個級別,除非是特別大的資金量,否則不會輕易以周K線作為交易級別。周K線級別的變化周期非常長,這也就決定了其出現的交易機會非常少,但一旦出現交易機會,其蘊藏的上漲能量也會非常巨大。圖中顯示特變電工的走勢,從C點(2008年3月)到達H點(2010年1月)的整個築底和上漲的過程延續將近兩年時間。其中既有巨大的上漲也有大幅的調整,其時間之長、幅度之大,非一般人能夠承受。
(2)買點構造階段。本例截取的特變電工走勢圖可以分為三個階段:A點到B點、C點到E點、E點到H點。A點上漲到B點的過程,黃白線高度由a下降到b,紅柱麵積和紅柱高度同比縮小,形成頂背離。在頂背離產生的向下拉力的作用下,股價從B點下跌到C點,綠柱麵積S1則顯示釋放了較多的下跌動能。C點的底分形構造使股價展開了反彈的走勢,但此時的周K線級別沒有出現底背離,需要繼續等待。隨後走勢形成第二波下跌到達D點,與股價的微小變化形成明顯對比的是此時綠柱麵積以及綠柱高度出現明顯的減少之勢,底背離成形,買點2出現。但此時的綠柱麵積S2仍然較大,因此有進一步下跌的要求。當走勢再次回調到E點時,綠柱的麵積S3已經非常小,綠柱的高度也大幅縮短,從而在E處形成買點3。從綠柱麵積看,經過前麵兩次的衰減,下跌的動能已經基本釋放完畢,反彈走勢逐漸臨近。隨後特變電工展開了非常強勢的上攻,第一階段以56%上漲幅度到達F點。
(3)賣點構造階段。走勢到達F點,雖然漲幅巨大,但上漲的趨勢一定會在相應的頂背離中結束,因此周K線級別的賣點並沒有出現。其隨後又形成了兩波上漲,分別到達G點和H點。隨著股價從F點上漲到G點,黃白線高度由f點上升到g點。此時的紅柱麵積由S4減少為S5,紅柱高度也出現了明顯的降低,頂背離走勢初現苗頭。當走勢從G點到達H點時,階段漲幅達到36%,黃白線高度從g微降到h,股價與黃白線高度的不同步變化意味著頂背離成形。由於周K線的變化速度實在太慢,甚至有點滯後,因此此時可以將走勢切換到日K線級別的走勢中觀察其頂背離的形成過程。H 點形成頂背離之後,也就形成了相對應的賣點1。因此,整個過程在底背離上漲、頂背離下跌中告一段落。走勢進入下一個輪回的演化。
圖5–18?中國國航周K線級別走勢交易分析示意圖(2006.9~2011.1)
(1)走勢總體概況。圖5–18顯示的是中國國航(601111)周K線級別的走勢,其顯示了在中國國航的曆史走勢中形成的唯一一次周K線底背離。整體地看走勢,從2008年11月基本見底,到2010年10月形成周K線級別的頂背離,其從下跌築底到上漲築頂持續的時間長達3年,從最高的29.93元下跌到最低的3.25元,隨後又反彈到最高的17.31元,最大跌幅接近90%,從最低點開始計算的最大漲幅接近6倍之多。2008年中國國航構築周K線級別的曆史大底,耗時將近一年。如果以相同的時間進行推算,那麼自2010年11月調整之後,至少要到2011年11月才會出現周K線級別的底背離交易機會。而事實上自2010年11月開始調整以來,截至2011年7月,周K線對應的黃白線仍然在創新低。從這個角度而言,調整的走勢還將繼續。
(2)買點構造階段。走勢從A點下跌到B點的過程中,股價由A處的7.35元下跌到B點的3.25元,下跌幅度將近50%。此時形成了較為明顯的底背離:綠柱麵積由S1減少為S2;MACD黃白線高度由a上升到b;綠柱高度同比大幅縮短;最大背離差達到4.1元。從整個下跌過程的綠柱麵積與綠柱高度變化看:A點下跌以來,圖中顯示的S1、S2、S3,以及綠柱高度的變小趨勢非常明顯。到B處時,其綠柱的麵積已經基本縮小為0,下跌的動能釋放完畢,同時形成巨大的戰略性買點1。B點反彈確立頂分形後,走勢繼續回調至C點不創新低,並在C處再次形成底分形,形成買點2,並由此正式確立上漲的趨勢。
(3)賣點構造階段。上漲趨勢確立之後,這個過程延續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期間有從14元下跌到9.5元的大幅調整過程,但由於隨著股價的不斷創階段新高,黃白線高度也在同時創新高,沒有形成相應的頂背離。因此,從這個角度而言,周K線級別的賣點一直沒有出現。期間的任何一次調整都隻是為隨後的創新高作鋪墊而已。經過E點大幅調整之後,股價再次創反彈新高到達F點。在這次上漲的過程中,MACD黃白線高度由e點降到f點,由此形成周K線級別的頂背離。可想而知,隨後的調整幅度和時間跨度將會非常大,而且其調整過程一定會在MACD黃白線下穿0軸並出現底背離後才能完成。
對大部分個股而言,周K線級別的買賣點非常少,如果按照中國國航的標準,一個輪回的時間周期將近4年。雖然期間的漲幅巨大,但是由於時間周期過長、波動幅度過大,相應也需要相當大的承受力。但是如果從背離差的角度進行分析,隨著走勢級別的提高,背離差也會相應增加,相對而言穩定贏利的絕對幅度也會非常大。實現操盤交易風險最小、贏利最大化的唯一方法就是不斷尋找背離差較大的個股。最大的背離差一定出現在趨勢性背離中,因此尋找趨勢性底背離的走勢成為我們擇股與擇時的最重要依據之一。
三、級別切換、背離與波段交易
在前麵的例子中,我們都是針對特定級別的走勢進行交易分析,顯然那也是一種非常穩定並且能夠保證贏利的操作方法。然而,在級別較高的走勢,比如在日K線圖的走勢中,我們可以看到即使沒有出現頂背離的走勢,一旦出現頂分形的走勢,隨後的調整幅度也會非常大,少則5%左右,多則超過10%。由此可見,在較高級別的走勢中,這種回調走勢中的波段交易的利潤也是非常大的,而這部分的利潤挖掘,需要我們進行精確的高拋低吸時就必須進行級別的切換。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在於任何高級別走勢的變化都是從低級別的走勢中率先開始的。如果把高級別走勢的最終變化當做質變的話,那麼從最低級別走勢開始的變化到高級別的走勢變化就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其中的每一個量變,又都有相應的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因此會出現低級別的背離與投資交易機會。
圖5–19?級別切換、背離與波段交易分析示意圖I(山西焦化2011.3~2011.6?日K線圖)
對於小資金而言,為了提高資金的利用率,可以選擇那些股性較為活躍的個股進行交易。股性活躍說明其走勢波動較大,波動較大就意味著更多的交易機會。從圖5–19所示山西焦化(600740)日K線級別的走勢中我們可以看到,走勢上漲到A點的過程中始終沒有出現頂背離的走勢,所以日K線級別的上漲將繼續。但由於A點具有頂分形構造,所以走勢必然進行回調。回調的低點為B,A、B兩點的價差為4.2元,B、C兩點的價差為10.3元,D、E兩點的價差為8.9元。所以,如果我們從A點開始進行關注與分析,采取背離與級別切換進行操作,那麼根據圖中所示的價差,即使A點之前的漲幅不計入在內,圖中所示的整個波段做下來資金也將近增加了90%,而這隻不過短短23個交易日。由此可見,如果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波段操作,利潤將會非常驚人。雖然從日K線級別的走勢看,A點之後的走勢繼續創新高,並在頂背離中結束上漲的走勢是必然的,但若要將其調整的低點進行更為精確的定位,在日K線圖中又是不可能實現的,所以,有必要將其切換到低級別的走勢中。
圖5–20?級別切換、背離與波段交易分析示意圖II(山西焦化2011.3~2011.6?30分鍾K線圖)
通過級別的向下切換,我們在30分鍾級別的走勢圖中找到了A、C兩點相對準確的買賣位置。圖5–20中的A、B、C、D、E對應了日K線圖中相應的位置。在日K線圖中的每一個高低點,事實上都可以在30分鍾級別走勢中進行顯示。30分鍾圖相當於對日K線圖放大8倍進行觀察。經過放大之後,我們可以看到A點處頂背離的態勢非常明顯。股價從1上漲到2的過程中(小幅創新高),下方的黃白線高度快速地從a點回調到b點,同時紅柱的麵積也顯著縮小,所以賣點1的頂分形構造完成之後就可以出掉部分倉位。在C處的走勢也是如此,在從3上漲到4的過程中,相應的黃白線高度從c下降到c1,隨後股價在高位進行了一段時間的盤整,也就是5、6階段。此時股價雖然沒有明顯下跌,但是黃白線高度的下移速度非常之快,同時紅柱麵積也迅速縮小,頂背離的態勢非常明顯,因此在4、5、6位置形成頂分形之後,顯然都形成了非常明顯的波段賣點。
圖5–21?級別切換、背離與波段交易分析示意圖III(山西焦化2011.3~2011.6?15分鍾K線圖)
15分鍾級別的走勢中,E處的頂背離買賣點非常明確,B、D兩處回調結束的信號也非常明確。A、C兩點的買賣前麵已經說過,這裏不再說明。如果將B點處的走勢進行放大(投資者可以自行查看小範圍清晰的走勢圖),可以發現其中有著較為明顯的底背離。從代表下跌動能的綠柱麵積和綠柱高度上看,S1、S2、S3麵積衰減以及高度變小的趨勢也較為明顯。由於根據日K線圖判斷日K線級別的走勢有創階段新高的要求,所以這裏的任何回調並形成底背離都成為我們再次加倉介入的機會。因此,就這個層麵講,當我們把走勢切換到低級別時,操盤的機會大大增加,操盤的精度也不斷提高。同樣,在從D點反彈到E點的過程中,股價創新高,黃白線高度回調、紅柱麵積不斷減少的趨勢非常明顯,由此E點的賣點也就可以進行相對精確的把握。
圖5–22?級別切換、背離與波段交易分析示意圖IV(山西焦化2011.5.23~2011.6.7
5分鍾K線圖)
我們把走勢切換到5分鍾級別中,將C點到D點、D點到E點的走勢進行進一步的放大。這時候我們可以發現在D點實際上形成了趨勢性底背離。這個走勢與我們在前麵講述特定級別的交易是一樣的。C點到達D點的過程在5分鍾交易級別中主要形成了1、2、3、4等4個階段性的底部。1下跌到2的過程中形成了非常顯著的底背離走勢,其中的背離差達到了3%。在2位置沒有形成明顯的反彈走勢的背景下股價又下跌到3位置。同樣,在3位置形成底分形形態後,其再次對1位置構成底背離,這時候的背離差已經達到了8%左右,具備了非常大的操盤機會,唯一略顯不足的是綠柱麵積仍然較大,具有繼續下行釋放下跌動能的內在要求。最終走勢在4處形成真正的底部,此時,綠柱麵積經過前麵多次的衰減之後接近於0。在趨勢性背離顯著、背離差巨大的背景之下,一旦真正見底,隨後的反彈必然將這些點位悉數收複,股價也必然要回到背離啟動點1。這個反彈的高點就是圖中的5處。由於在5分鍾級別的走勢中,在5處已經基本確立上漲的趨勢,因此在5處出現的下跌為技術性調整,頂背離尚未出現,趨勢性上漲還將延續。走勢經過回調重新創階段新高達到6位置並出現了第一次頂背離,隨後走勢必然要首先回調到5位置之下。
至於後麵是不是會出現趨勢性的頂背離走勢,這在走勢中都是不確定的,而山西焦化之後的走勢繼續創新高,但此時的背離也是非常明顯的,其頂背離差也達到了10%左右,也就是說已經積蓄了非常顯著的下跌動能,大幅下跌調整的序幕隨時都有可能拉開。
以此類推,如果我們把走勢級別進行再降低,整個走勢過程就會更加清晰地展現在我們麵前,包括更多的買賣細節、更多的低級別的背離等。所以,對真正的波段操作而言,級別的切換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當然投資交易的兩個關鍵步驟即買賣點的掌握是一個不斷接近理想狀態的過程。這與技術的熟練程度、個人的狀態有非常大的關係。對於大部分投資者而言,隻要能根據背離走勢把握大的方向,穩定贏利將不再是夢想。